植树造林话习俗
毛宗兵
从立春到清明期间,是我国传统的植树季节。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法定的植树节。
开化,“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林较多,植树造林历史悠久。
在我们农村,门前一般不喜欢种桃树、枇杷树,喜欢种石榴树、桔树、胡柚,寓意吉祥。种杉木则采取扦插法,扦插时,要让孩子在一旁喝彩或自己边种边说“千种千活,百种百长”的彩话。种植棕榈树,无论大人小孩都必须跪着种,因为棕榈树长大之后,每月都要剥一次棕衣,剥时都要挨一次刀,跪着种植表示对以挨刀之“情”还债。在清明时节,春笋当发时,山民们都往往拎着酒肉饭菜去烧祭山神,俗称“揽山”或“揽笋”,意思是祈求山神将笋揽到自家的山上来。
树木的培育,还有一套护林习俗,野山树林任其自生自长外,凡村口的路旁的树,祠堂庙宇树等都有乡规禁令,禁令写在3尺长5尺宽的竹篾片上,然后打桩在山口要道或刻写在石碑上。对野山林乱砍乱伐,有些村就有罚当事人杀猪请全村男女老少吃一餐的习俗。私人的山林、毛竹林,树上、毛竹上或树边的石头上往往写着主人的姓名和编号,示意产权所有,外人不得侵犯,偷盗者一旦被发现必予以惩罚。至于要砍伐封禁多年的树林,则要举行隆重的“开山门”仪式,要摆上猪头和鸡,烧香、烧纸拜山神告知,之后才能上山砍伐,砍伐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开玩笑,不能叫人名字,连休息、吃饭、休工都要用各地暗语接头。如吃饭说成“翻草鞋”等。砍树,还要用斧头拍几下树根,方可砍。
虽然这些已是古老的习俗,但也是当时人们种植生态的一种认识,一种表现。
如今,植树造林成了我们开化的新年俗。新年上班第一天,所有党政机关干部必定会同群众一道参加义务植树。“开年种树”,这项独具特色的开年仪式,至今已经雷打不动地延续了41年。过去靠植树造林、买卖木头发家致富,如今种风景、卖空气,发展旅游挣钱。这也是格局在变,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习俗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