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老家的年味

  胡法泰

  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户户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平安无事。初一,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过年,是我们最隆重的节日。

  味

  味道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或者是“物质所具有的使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

  说白了,味道在于儿童,就是有吃,有喝,有玩。家长心中的味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余粮、有分红、岁岁平安。

  味道是祥和。写对联、贴对联。家长买来红纸,请村里墨水喝的最多的老先生写。贴的时候,如何辨别上下联?老先生说,最后一个字为翘舌音、去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生、或上声是“下联”。不可搞错。年味是煮羹、做米粿、去祠堂观看村民自编自演地方戏。点上汽灯,锣鼓敲起来,台上台下,热热闹闹,欢声笑语。

  味道是文化。家长用红纸,包上压岁钱,送给孩子,表达最真挚的祝福。年饭后,要祭拜祖宗。正堂悬挂列祖列宗的纸质画像,下方画桌上摆好贡品。点烛焚香,烟气袅袅,族长率众,依序叩拜。在肃穆气氛中,家风族风,潜移默化。

  味道是岁月。闻,有四季风雨的气息;尝,是妈妈的味道;品,是亲情凝结;思,是先人精神和后辈子孙心灵的神会。

  味道的内涵,在时间的进程中,增增减减。就文化生活而言,当今起点高且丰富。央视春晚、地方春晚,剧目纷呈,丰富多彩。视频,微信,电视、电脑、手机阅读,应有尽有。

  所有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食

  过了冬至,过年的话题渐渐升温,最后却是热烈。无论是村坊弄堂,还是田间地头;仿佛吐出的每一个语音,都带有年的味道。哪一天杀年猪,哪一天炒冻米糖,哪一天炸油豆腐,哪一天包粽子。写对联需买几张红纸?打几瓶白酒?一切都在笑谈中筹划。

  到了除夕,煮妇早早起来,升火点柴灶。先煮一大锅米羮、烧好大一块米粉芡。包粿、炖鸡、炖鸭、烧肉、烧鱼,一样接一样。锅里蒸汽氤氲;柴灶膛火炽烈,人们喜气洋洋。

  下午过后,米粿包好了。炖的、炒的、煮的、蒸的、炊的、炸的;都收拾齐整。碗筷、酒水、饮料,准备就绪。煮妇也从灶间走出,解下围裙入座。鞭炮应声而起,窜过瓦沿,冲上天空,“呯叭”发出炸响,纸屑片片飘落。整个村子,此起彼落,响成一片;渐渐稠密,又渐渐稀疏。放完鞭炮,合上大门,依序而坐,尊老爱幼,尽情享用辛勤劳作而来的美味。

  衣

  一个孩子,尤其是女孩。一年中,能更新一两次衣服,算是很幸福的事了。卖掉养了一年的肥猪;找出存放许久的布票,扯上布;请一回裁缝。家长心中,自己缝缝补补没有关系,不能苦了孩子。女孩子就爱相互打听,妈妈买了什么样的花布?

  年初一,小孩身着新衣,脚穿千层底新鞋,汇聚村道,简直是服装展示会。年轻媳妇,伸手摸摸这个的面料,看看款式,拽拽那个的衣服。蹲下身捏捏鞋头,是否合脚;然后,叽叽喳喳,一番评头论足,笑个不停,她们是在借机学习。一件得体的新衣,给年增添喜庆。孩子们虽然小,能从大人的言谈和眼神里,读出开心和心态。

  别的可以省,新衣却一定要努力。不管怎样努力,还是有人穿不上。那些孩子多、吃口重的家长;他们把衣服洗干净,晒干叠好;如有褶皱,用米汤水浆一浆。经过这样的拾掇,虽是旧衣,也能穿出自身的光彩。

  玩

  爸爸买回什么样的鞭炮?男孩关心。向同伴比比划划地描述、炫耀:去年买的鞭炮很响、窜的很高。其实,那时鞭炮品种有限;无非就是一大一小。我们那里大的称‘火炮’,小的称‘百子炮’。放百子炮,常常舍不得把成挂的一次性燃放,而是耐心拆解,一个一个玩。有的鞭炮引线掉了,也舍不得扔掉,也要折断了放‘烟花’。意犹未尽时,会去纸屑里,寻找漏网之“炮”。于是,村道小弄,响声不绝,笑声不断。

  年味,时间的味道;乡土的味道,一方水土培育的文化。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老家的年味 2021-12-18 2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