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尊重·相信
占心悦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是做好班级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新高一班主任,最近,我也进行了家访。一天下来,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家长们的信任与期望,同时也感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与配合。
当天我们走访的是西子城附近的几家,当然已经提前一天进行了电话联系。
第一家是小亮家,通过交流,家长表示孩子对于高中的课程还不太适应,但是经过两周校内的衔接课程也认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和同学们携手共同克服种种困难。问到孩子的近况,我得知小亮还有一个在读高三的姐姐。姐弟俩趁着放假的时间回到了乡下老家,妈妈表示姐姐能够带着弟弟一起学习,做家长的非常放心。我想在教育的道路上能够碰到如此理解的家长也是我初为班主任的一种幸福吧。
第二站来到了小晴家,这是一个非常自觉的女孩子,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她有着远超大部分同龄人的自制力。还没有入户家访,爸爸便打来了电话询问时间,在寻找的路途中,妈妈还走出小区来迎接,等到了家里我们发现姐姐已经在家做好了准备。这些小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假期里孩子也没有松懈。根据自己制定的假期时间表进行学习,还询问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在家访的尾声,我们也询问了家长的意见,不料家长表示孩子都是自主学习,他们都尊重孩子的想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谈话间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互动和眼神交流,让我意识到一段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对成就一个性格平和的孩子的重要性。
最后来到了小涵的家里,小涵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怎么特别呢?有一次她妈妈发消息给我,让小涵打个电话给她,没想到小涵听了委屈巴巴地问:“一定要打吗?”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她是在开玩笑。所以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她妈妈听时,她妈妈表示她就是这样的孩子,喜欢和幽默的人相处。回家也会跟父母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通过聊天也能看出,小涵的妈妈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小涵妈妈表示自己对于两个女儿的教育非常重视,作为家长,他们深刻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对于孩子和老师,他们是百分百的信任,百分百的支持。
家访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此次家访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好教育一定是学校和家庭一起合力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