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徜徉在下淤绿道上

  余炳松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以休闲为特色的绿色道路应运而生。我走过的绿道不少,真正使我一见钟情的是音坑乡下淤村那条依山傍水的新开绿道。

  绿道位于密赛与下淤之间的高山密林之下,处在百里黄金水岸中段,与原来的205国道隔河相望,长约三公里,宽三四米,是新开发的旅游专线。红色的路面,紫色的栏杆,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南北走向,间隔几十米就有一个观景台。近山而不靠山,随着山势的凹凸保持一定的距离;临水而不沾水,离水面足有一米多,由几百个水泥墩牢固地支撑着。远看像一条彩色巨龙匍匐在碧波荡漾的水面。它把两个名闻遐迩的美丽乡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点缀其间的奇峰山谷、千年古樟、石壁天梯等自然景点充分发挥作用。

  那天,我兴致勃勃地踏上了这条心仪已久的绿道。徜徉其上,微风拂面,景色宜人,如同进入水上的原始森林,好生舒坦。抬头仰望,岩壁高耸,青萧萧的阔叶林针叶林相互交错,树冠上笼罩着生命力极强的各色卷藤;俯首看水,碧绿澄澄,水面上没有一点儿漂浮物,野生鱼儿来往穿梭,不时泛出朵朵浪花。头顶蓝天白云,山头红日初上,阳面一片光明,背阴处依然飘动着薄薄小雾。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空气顿时活跃起来。一只只欲停在栏杆上的鸟儿,听到响动,吱溜一声飞上了高枝,游客们赶快跑前跑后调整聚焦,捕捉新的战机。

  从口音上听,南腔北调都有。有几拨讲的是软绵绵的吴言沪语,开口闭口“侬侬侬”,显然是江苏上海人,他们衣着轻盈,步履从容,胸前挂着高档相机。有的亦步亦趋,紧跟着头发斑白体质健朗的老者,有的推着小型时髦旅游车,车上坐着活泼可爱的小天使。他们不像本地人,也不像一般的匆匆过客。我问过他们,得到的回答是:“上海浦东人,来此度假的,昨天就来了,现在刚从下淤度假村出来,准备好好看看习总书记点赞过的好地方,体验一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切实滋味。”我问他们,这里的绿道与上海黄浦江边的木头栈道相比,意境如何?他们说:“各有千秋。过去是狭地方读书不如到阔地方听讲,现在是阔地方生活不如狭地方清静。”言下之意,似乎山坞里比车水马龙的大城市更胜一筹。他们的身体力行感染了我,使我这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开化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徜徉在下淤绿道上 2018-08-14 2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