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伞
郑帆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有一把宽大而坚实的大伞,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为我遮风挡雨。
我从小便体弱多病,三天两头感冒,属于农村里人说的那种很难带的孩子。在我之前,还有两个姐姐那时候条件艰苦,母亲怀孕时腆着大肚子到生产队里做事,她很勤劳又拼命,加上营养不良,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没有呼吸,另一个,生下来只有爸爸的脚掌那么长,只在世间待了一个多月就匆匆离去。于是,我成了家中的老大。有了两个姐姐的经历,父母对我的健康也自然会特别关注。
每次我生病感冒时,父亲便会背起我,拿起那把放在门后的大伞,稳稳地撑开,小步快跑地穿过窄窄的小巷,父亲的脚步坚定而有力,他的背宽厚而温暖。父亲的伞,不仅为我遮挡了风雨,更教会了我坚强与勇敢。记得有一次夏天,暴风雨天气,雷电交加,我因为生病而高烧不退,父亲背着我在雨中狂奔,那把大伞几乎被风吹得翻转过来,但他依然紧紧地握住伞柄,哪怕他自己淋湿了,也不希望我淋到一滴雨。
父亲年轻时是一位木匠师傅,他的手艺在小镇上出了名。曾带过十多个徒弟,这些徒弟每一个都对父亲敬畏有加。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父亲的技艺高超,更因为他那严格的管教和不苟言笑的威严。父亲带徒弟严格,对我与弟弟教育就更为严格,他说他是当师傅的,如果自己的子女都教育不好,那自然是个笑话,在徒弟面前也不好说话了。他要求我们言行举止都要得体规范,比如说吃饭时不能说话,再饿也要等父母上桌才能吃,小辈要给长辈盛饭,碗递给父母时一定要用双手,吃饭时一只手一定要端牢饭碗等等规矩一大堆,稍不留神做不到位,父亲会用眼睛盯着我们,或是生气地用筷子轻敲我们的脑袋以示惩罚。
小时候,我曾对父亲的严厉管教心生埋怨。每当看到同龄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嬉笑打闹,与父母如朋友一般相处,而我却要遵守那么多规矩时,心中总会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父亲常说真心爱孩子就要爱在心里,他说严是爱,宠是害,“养不教,父之过”,对我弟弟更是严格。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他之所以对我们如此严格,是因为他希望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有教养、有担当的人,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从容应对。特别是结婚后为人母,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那把伞教会我: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是让子女在磨砺中成长。
父爱如伞,撑起我整个童年;父爱如山,铸就我生命的脊梁。岁月流转,父亲渐渐老去,他的背已不再挺拔,步履也显蹒跚。但是父亲的那把大伞,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总会想起父亲,是他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为我撑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