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击壤歌

  【在这样的村庄,如果给我一间屋子,我愿意长久地留下来。】

  周华诚

  我在里秧田村住过一夜——算起来也有十多年了吧,以后居然一直没有再去过。那日驱车重访,想看看里秧田是否风景依旧。

  里秧田,是在钱塘江的上游,被称作“源头第一村”。源头,必在深山老林之中,其清泉细流从丛林根系之间潺潺而出,悄然流淌,又在巨石幽涧之中飞花漱玉,并没有人料到,这一路奔流下去,队伍能越来越壮大,气势能越奔越昂扬,道路能越走越宽广,风景也能越来越壮阔,以至于大河滔滔,气壮山河,天地之间终于奔流出一个亘古的故事来。

  这也是里秧田所没有想到的。那一年的秋天,我初到里秧田,隐入村庄,就像一只麻雀隐入丛林。我在里秧田的溪边嬉水,濯足,翻小石蟹,看石斑鱼穿梭,自然也没有想到,一衣带水的里秧田,那溪涧中的水,居然可以径直奔入东海。山与海的距离,一下如此切近。

  到里秧田时,稀里哗啦,天空落起雨。这是夏天,阵雨带来凉意。车子一直开到景区门口,大树遮天蔽日,我却并没有进入景区一游的计划。这片森林,我从前来过数次,知道后面是峰峦叠嶂、云雾变幻,也有古木参天、泉灵瀑美,却不想再去登山。森林深处的莲花尖,整个景区的最高峰,海拔有1136.8米,也是“源起”之处,我去过,想来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变化吧(千百年前,估计也就是这个样子)。之后折返,往里秧田村庄行去。

  跟森林景区的世外之味相比,我偏爱山下村庄的烟火气息。村庄里的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吸引我去探访;而里秧田这个村庄的名字,也契合我的兴趣——可以想象,从前这大山峡谷深处的人家,山多田少,一片水稻田是何等珍贵;他们在山谷之间找出一小块平地来,挥舞锄头清理乱石,筑起土埂,引水沃田,才有了这一小片一小片随着山回路转而弯弯曲曲的稻田来。里秧田,仲春时候,秧田青青,戴斗笠、披蓑衣的人们冒着细雨栽下糯谷,栽下籼稻,牛在田边小憩,这田地里劳作的场景,不由使人想起古老的《击壤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今日的小山村,早因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变化而与世界连为密不可分的一体,然山里人的生活态度,依然有着令人生羡的恬淡。

  小村庄安静。安静极了。我信步走着,按照记忆中依稀的印记辨认着农家乐的模样。在靠近路边的一个屋檐下,我几乎就凭着直觉确定,这是十几年前住过一夜的那家了。然而又不敢断定,因为眼前这座房子是高大崭新的楼房,记忆里,仿佛是一座老房子呢。

  正犹豫间,一位老妇人迎出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吃饭。我对她已经毫无印象。我指了指房子……好了,我知道了,这是几年前重新翻建的房子,我在那个夜晚吃过腊肉炒辣椒,并且喝了两碗杨梅酒,沐浴凉凉晚风的屋檐,正是这个位置;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包括这整个村庄,也变得越来越好,而她比以前老了一些,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但这没有什么,我不也比从前老了十几岁吗?我们都已经不记得对方了。

  我进屋,坐下来喝茶聊天。家里墙壁上的营业执照,写着她的名字。这也让她很有些自豪,看起来对于这个农家乐,她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一个偏僻小村庄的女人,人生格局是怎样打开的)。据我所知,当年里秧田村开办起第一家农家乐,也是在2003年左右,在那之前,大多数村民不过是忙些地里或山上的事情,从山里刨食;而山里妇人,实在也没有什么谋生之道,无非是操持家务,或者狠下心来,外出务工,进工厂干活,或是做保姆。而好在里秧田村,占据着“钱江源头第一村”的地理位置,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顺着弯弯绕绕的山路,到这里爬山,看水,爬山看水累了就想要找一个人家坐下来喝茶,吃饭,或者住宿。这样的客人越来越多,村里人就办起了农家乐,两三年之间就有十几家,这个峡谷深涧里的小山村,也因此变得不一样,变得生机勃勃起来;而山里人的脸上,也有了更多的自信与活力。

  妇人指了指村庄,说现在开农家乐的可多了,几乎每一家都是;外面的客人来了,随时都可以吃上饭,也能住下来。我看到妇人把野笋干、山蘑菇、野蜂蜜、溪鱼干整齐地摆好,一袋一袋很清爽的样子。野笋干是山上的,蘑菇也是山上采的,溪鱼是河里捉的,还有蜂蜜——都是野的东西,大城市的人,见了这些野的东西眼睛就会发亮。这些东西哪里轻易就能买到?也唯有在这大山里,山人会把它们捧出来。

  买了一包溪鱼干,一包蘑菇和笋干。蜂蜜可以调杨梅酒。我不记得上次在他们家,是不是喝过蜂蜜调的杨梅酒。只记得,酒后夜深,信步走到一座桥上,看见满天星斗,感到晚风缓缓吹来,还听见蛙声,在雄浑地响着。

  在这样的村庄,如果给我一间屋子,我愿意长久地留下来——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一样。我认真地想了想,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们总是向往着远方,或许出了这深山峡谷,能挣到更多的钱,但说到幸福度,还真的不一定会更高。这山里的人,日子缓慢悠长,脚步不急不躁,也是美好生活的一种。

  告别妇人,车子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行驶,很是惬意;雨后山色,也更添了一分青翠。偶有小小开阔处,瞥见那不远处的稻田,有村民俯下腰身在田间劳作,不知道是不是在治虫还是除草,那躬身的样子,也是有一种恬淡的情趣。与城市的谋食相比,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击壤而歌的日常,终究也使人悠然自得吧,毕竟,乡间的生活,是至为久远的。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击壤歌 2022-05-21 2 2022年05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