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文章导航

守望故园阳边

方真言 (林山乡菖蒲村)

  为了在海拔800米的故园阳边村开办家庭农场,发展高山绿色有机农业,储兴良毅然卖掉了自己在开化县城的商品房,在林山乡政府的大力资助下,从霞湖村到山顶上的阳边自然村,开通了一条长长的盘山公路。

  曾有才决定去拜访这位守望故园、留住乡愁、热爱绿色有机农业、令人感动的储兴良。从霞湖村步行出发,沿着秀丽的马尪溪南行五里,到达一山谷,只见一座非常高大、用石灰大石块浇筑、长满青苔小草、几十米长的引水天桥横跨峡谷。引水天桥是林山乡溪口水电站引水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勤劳勇敢智慧的林山乡人民沿着马尪溪畔的千里岗山麓挖山凿石筑堤架桥,修建了这条从江家村的一处峡谷一直亘延到乡政府驻地溪口村、长50余里的溪口水电站引水渠。盘山公路沿着山谷盘旋,崎岖不平,路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有的是从山上掉落下来的,有的是下大雨的时候,流水冲刷过来的。有的地方坡度很陡。说是公路,实际上就像机耕路。看样子,汽车应该是难以开上来的。公路两边青山对峙,山峰如削,草木葱茏。“鸟鸣山更幽。”山涧中,溪流淙淙。芬芳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爬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山顶。南望,千里岗山脉逶迤,群峰竞秀,犹如奔腾的千军万马。天空蔚蓝,白云聚散。风吹树摇舞。一切都是那么的洁净。南瞰,阳边村的三幢泥房坐落在不远处的一块小山坡上,坐北朝南。房前屋后,有成片的油茶树、成片的茶树、成片的竹林、成片的杉木。梯地上种着高山菊花、各种蔬菜。两山之间鞍部的一汪清泉,一年四季永不干涸。鸡在鸣,狗在吠。 北望,霞湖村、花桥村在马尪溪畔的峡谷中清晰可见。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随队轰炸日本首都东京的一名美国飞行员,在返回衢州机场时,由于油料不足,被迫跳伞逃生,坠落在花桥村的千里岗山脉中,被花桥村一位采药的好心人救回家。40多年后,这名美国飞行员曾专程来开化,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以表谢意。

  储兴良夫妇正好从山中劳动回来,看到曾有才,热情地和有才打招呼,领有才到家里,给有才沏上一杯鲜嫩香醇的高山有机绿茶。茶很好喝,有才喝茶的时候,把鲜嫩的茶叶也咀嚼着吞下肚子了。兴良告诉有才,他在阳边发展高山绿色农业,有手工炒的高山有机绿茶,有高山有机山茶油,有高山有机白菊、金丝皇菊,有高山核桃,有高山土鸡等等。有才担心兴良在这人烟稀少、僻静的阳边村开办家庭农场,农产品销路不好。兴良却笑着告诉有才,他家的农产品都是高山绿色有机的,无污染,供不应求。众多商家自己爬上山来抢货。只是平时劳动挺辛苦的,尤其在这高山上,虽然开通了公路,但汽车无法开上来,只能开着三轮摩托车颠簸着上下,非常危险。上山下山一趟很不容易。农产品不愁销路,辛苦劳作有回报,这样就好。有才的脸上为之露出喜悦的笑容。正交谈着,恰有三位从县农业局派来的农技员如约上山指导。看来,政府对农业扶持很给力,尤其是给予生态绿色农业。从事农业的人员,必须要好好掌握一定的农技知识,懂得农技知识、运用农技知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或许还会有什么创新发现发明。

  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农技员讲了很多有趣的农技知识,吃完饭,还要到现场指导。用山泉水烹饪的高山土猪腊肉、用高山山茶油炒的高山绿色时蔬,真的太好吃了。这就是美味的山珍!

  下山的时候,有才买了几斤高山有机绿茶、高山有机金丝皇菊。高山有机金丝皇菊用玻璃杯泡开后,真的好看,真的好喝。记得有一次,在某省某市某老街的一家门店里买过金丝皇菊,泡开后,一喝,就有一股肥料的味道,熏喉,难喝。在这个以利润至上、以次充好、以假混真的商业时代,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是多么健康、多么珍贵!从事绿色有机农业的人,就是在求真、求善、求美!

  从阳边村南坡,沿着崎岖的山路爬下来,爬到半山腰,便是“阳面棚”村了,或者叫“黄家坪”村。有才外公外婆的家就在这里。阳面棚村有8户人家,都姓储,是以前从阳边村迁移下来的。不同的是,山顶的阳边村属于山北的霞湖村;半山腰的阳面棚村属于山南的舜山村,祖籍都是安徽省安庆市。口耳相传:清朝后期的某年某月某日,长江发了大水。为了逃避水患,大批的安徽省安庆市难民逃难到开化,散布在开化的各处,尤其是远离河流的旮旯之处,补充了开化的人口。事实上,在古代,开化有很多名人的祖籍都是安徽省的。如一代名士——方豪的祖籍就是安徽省的;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科举文状元、18岁中状元的程宿的祖籍也是安徽省的,等等。孩童时,有才在阳面棚村生活过,知道阳面棚村的好处。清晨,太阳从前山一露脸,光芒便照到了阳面棚;傍晚,太阳落山,余晖从右边的山坳洒落下来,非常开阳。阳面棚村坐北朝南,藏风聚水,视野开阔。山脚下不远处,蜿蜒的舜山溪在山咀拐弯处和官旦溪交汇。春天,山花烂漫,那是怒放的生命,给人永远乐观的鼓舞。山中四季有佳果,春有美味的野草莓、羊奶果、茶苞等;夏有桃李、枇杷、杨梅等;秋有野山楂、野生猕猴桃、大粟、柿子、橘子等;冬有香泡、柚子等。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耕耘着、收获着,不愁吃,不愁穿。用粪肥培育农作物,与自然和谐共生。那黄灿灿的玉米饭多么有营养,那番薯粥香喷喷,那鲜嫩的山羊肉多么美味……乡亲们用一根根竹筒把山涧的清泉导引到村里,蒸饭烧菜洗刷。村里最年长的太外公常烧美味的土猪腊肉给有才吃,年长者对年幼者这般的厚爱,是期望有才长大后有所作为吧。

  站在山脚下仰望坐落在半山腰的阳面棚村,篱笆和各种花树掩映着泥房,真美啊。山顶上的阳边村更是在云雾中飘渺,犹如仙境。多少诗歌可以用来形容千里岗山中的阳边村和阳面棚村的美?千里岗山脉的美何以形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阳边村在哪里?—— “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外公去哪里劳动了?——“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阳边村和阳面棚村的美何以形容?——“日出崇山坳,林间小溪水,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小曲儿漫山飘。” 乡亲们的勤劳何以形容?——“腰身壮,胆气豪,勤操劳,风雨一肩挑。”乡亲们的热情何以形容?——“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是鸡猪。”

  山脚下,有一栋泥胚房,那是一所乡村小学,只有一间教室,叫方口小学。只有20多名学生,只有一二三,三个年级,只有一名来自舜山村叶坑自然村的年轻的代课老师钟老师。有才在方口小学读过半年书,那是1984年的春季。那个时候,说是上学读书,感觉整天都在无忧无虑快乐地玩耍。每天都要快乐地爬四趟山路,下山上学、上山吃中饭、下山上学、放学上山。上山爬山路的时候,有才顺便帮外公外婆或者拾点柴伙,或者采点猪吃的野草,或者拔点竹笋,或者采些茶叶,或者摘些美味的野草莓。课间,跑到学校边上的舜山溪里嬉水,抓鱼,抓螃蟹,捡青蛳。不过,期末考试,有才竟然考了整个林山乡年级的第二名。第一名是俭口小学的郑雄武。看来,读书,灵感、理解、悟性多么重要。要把书读活,绝不能读死书。20世纪80年代,农村人口比较多,农村比较热闹。山顶上的阳边村有十几户人家,有一所小学,有一位教师常年住在阳边村教学。教过有才的钟老师后来去开化县城,当了一名印刷厂的工人,再后来,承包了印刷厂,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有才的外公,一生是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憨厚朴质慈祥的农民,为国家养育了8名子女,开枝散叶,五世同堂,平时除了劳动,喜欢每天喝点粮食酒,抽点自己种的旱烟。小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后,被分配到龙游县十里丰监狱工作。

  现在,阳面棚村已经屋空无人,乡亲们有的迁移到山脚下居住,有的到县城居住。有才知道阳面棚村的好处,很热爱阳面棚村。屋空无人,好可惜啊。有才曾经多次爬上去,寻找年少时的美好记忆。其实,有才也和储兴良一样,眷恋着这方美丽的故园。“来者落叶生根,去者落叶归根。”他想等他退休的时候,也要和兴良一样来阳边村居住,守望着美好故园。朝看行云暮看霞,白云青松常相伴。和乡亲们一样,亲近自然,贴近养育自然万物的土地,在土地上种植绿色有机植物,求真、求善、求美!

  逶迤的千里岗,高大巍峨,郁郁葱葱,清泉潺潺。美丽的阳边村,如诗如画。山泉滋润着心田,玉米饭把我养大。这是我的家乡,一生一世爱恋着她。这是我的故园,今生今世永相伴!

  勤劳的人儿,守望家园。采茶摘菊,炒茶榨油。有情的人儿,留住乡愁。发展绿色农业,追求真善美!这是我的家乡,一生一世爱恋着她。这是我的故园,今生今世永相伴!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守望故园阳边 2021-03-26 2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