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莉英:一双巧手织就共富路
![]() |
记者 宋佳男 陈晶
“这件衣服的缝线要再平整一点,针脚要均匀一些。”3月6日,在华埠镇钱江之星服装厂,负责人鲁莉英正在车间与女工交流技艺。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拥有50余名固定员工、带动100余名家门口灵活就业女性的企业,是鲁莉英从家庭作坊起步,一步步打拼出来的“巾帼梦”。
“我家算是裁缝世家,爷爷、妈妈都从事这个行业,我也开过裁缝铺,正好有这个手艺。”1996年,鲁莉英敏锐地察觉到发展服装加工产业的潜力,一方面镇里留守女性数量大,她们掌握缝纫技术,但缺少相关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周边企业定制工作服的需求日益增长。“考虑到这两方面,我决定办一个工坊,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还能满足服装加工市场需求,实现双赢。”鲁莉英说。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订单量少、资金紧张等问题接踵而至。“那个时候,我们经常跑到金华、义乌拉订单、找货源。”鲁莉英说,哪怕单价低到几乎赔本,她也咬牙坚持,只为让工厂继续运转下去。
有闯劲、有拼劲、有韧劲,是鲁莉英遇到困境时迸发出的性格魅力。2002年,她多次前往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参展,与优秀服装厂家学习交流,更新技术、丰富品类,订单少的问题逐渐得以缓解。“后来我们在义乌服装城开设了一个档口,专门用来接订单,现在订单量非常充足。”除了内销,鲁莉英还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将开化加工的服装卖向意大利、马来西亚、中东等地。
如今,钱江之星服装厂作为开化巾帼共富工坊的一员,不仅为周围留守妇女、陪读妈妈、低收入农户等提供家门口就业,还能让她们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我在这里工作快10年了,上班时间自由,收入也可观,一个月能挣个5000到6000元。”员工汪树英说。据统计,2024年,钱江之星服装厂发放加工费达500万元(含外加工点),实现人均收入3至4万元。
今年1月,鲁莉英在工厂四楼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展厅——钱江之星工厂店,衣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从简约大气的工装到时尚实用的冲锋衣,从充满活力的广告衫到专为团队设计的团队服,应有尽有。“这里既可以展示、接洽订单,又可以面向线下消费者开放。”鲁莉英说,截至今年3月初,工厂店已经创下近30万的销售额。
“我能带着这些姐妹们在家门口赚钱,感觉特别有意义。”鲁莉英表示,未来她也会继续坚守这份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女性自立自强、勇于追梦的巾帼风采,让更多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