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新闻

校地“牵手”为源头

  (上接一版) 在中国美院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下,金瑞华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把服务乡村的发力点瞄准了齐溪的乡村产业发展。

  仁宗坑村位于海拔377米高的山坳中。这里山环水绕,一条溪流逶迤盘旋穿村而过。村的尽头,“藏”着一家省级银宿——乌石园。在金瑞华的把脉指导下,乌石园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深度挖掘,不仅保留传统徽派建筑,门前小院还用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用来装点。去年暑假,他们创新“外婆家”营业模式,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打卡”。

  “很多人对‘外婆家’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如今在乌石园,不仅有‘外婆’烧出的淳朴简单的美味,还有‘外公’带着大家在家门口采摘游、体验游,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儿时民宿。”在金瑞华的建议下,诸如“外婆家”、艺术写生创作等结合民宿自身特点的主题开始投入使用,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开化龙顶,是开化的一张“金名片”,也是钱江源头兴农富民的主导产业,发源地就在齐溪。“在来开化工作之前,我对茶叶有一定研究,也许这就是缘分。”金瑞华说。

  开化是国家生态县,有着悠久的种茶产茶历史。明崇祯四年,开化的芽茶就被列为贡品。目前,仁宗坑村茶园面积达669亩,是齐溪镇有机茶叶(云雾茶)基地之一。

  为了了解茶叶种植情况,他练就“爬坡上坎”基本功,经常和村干部爬山至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茶园,和茶农面对面交流,了解茶树种植、生产、销售情况。

  为了提升茶叶制作工艺,他多次邀请杭州、福建等地的茶叶专家,来大山深处观茶形、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鉴定茶叶品质,希望借此制定相关工艺标准和产品标准。

  为了提高茶叶包装设计水平,在他的建议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门在课程中增设了一项内容。在一次次包装设计与开化龙顶茶文化的碰撞中,已有两个系列的包装设计得以出炉。

  为了加强茶叶品牌推广力度,在他的对接下,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师团队先后开展了三次“头脑风暴”,为开化龙顶发展献计献策。

  两年多时间,在金瑞华的沟通推广下,仅茶叶一项就为仁宗坑村增收11.6万元。此外,他还为齐溪镇龙门村、丰盈坦村等出谋划策。眼下,位于龙门村的露营基地已进入招标采购阶段,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团队也多次前来,就如何策划、设计、运营进行讨论。

  聚焦群众所想

  推动民生共护

  把教师派到最基层,既是结对帮扶,更是结亲连心。结对联系以来,中国美院每年都腾出对口帮扶专项资金进行真帮真扶。

  仁宗坑村不大,全村仅196户,637人。因地处偏僻山区,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村里70岁以上老人就有70多位。

  “程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采访当天,金瑞华走在村道上,村民看到他纷纷打起招呼。在这么多村民心中,他是工作踏实的“金老师”,也是亲切随和的“自家人”。

  仁宗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程米红告诉记者,就在金老师刚来的那年,由于连续几天的大雨,村民程小妙根家的房顶出现了漏水现象。“金老师知道后,马上联系施工人员进行修缮,最快速度帮他改造漏雨屋顶及墙面,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两年来,像这样给老人送温暖、送关怀的事情不少。虽然都是些小事,但不仅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的关爱,也架起了他和村民之间的连心桥。

  “以前在杭州,下大雪第一时间会拿出手机拍摄雪景。现在不同了,面对大雪,我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的这些老人,担心他们的房子有没有漏水、停电。”金瑞华说。

  今年重阳节,在金瑞华和村干部的组织下,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互相问候,拉拉家常,在老人们看来,这样的活动比过年还要舒心。这也是金瑞华和老人们共同度过的第三个重阳节。

  “不仅仅是关爱老人,在项目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金老师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想了很多办法。”程米红说。

  2019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在齐溪镇中心小学设立了志愿服务站,定期带给孩子们专业的美术教学;2020年9月,开化县人民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在金瑞华的对接联络下,开化中、小学美术老师分批前往中国美院,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真帮真扶真出力,校地合作的“接力”为源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如今,“金老师”的挂职工作即将结束,但源头群众却期待着与中国美院的这份不解之缘能够再续新篇。


今日开化 综合新闻 00002 校地“牵手”为源头 2023-11-24 2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