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长安三万里(下)

  张蓓

  (三)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八月 ,河南的梁、宋两地(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曾有过一次旷古绝今的文学盛会,“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大唐两颗最耀眼的“双子星”共聚一起,来到了边塞诗人高适家里做客。

  那一年,李白43岁,刚刚从人生的巅峰时刻跌落下来;杜甫32岁,风华正茂,正在进行他的千里山河壮游;而高适正好40岁,在这个略显尴尬的年纪,高适虽

  有几分“薄名”留在江湖,但他实际上仍处于在家赋闲待业的不得志状态。

  此时的李白,在江湖的知名度可谓是“超级巨星”,然而他的心情是不美丽的,甚至可以说是很郁闷。就在两年前,他纵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了长安城,满以为可以用他的才华一展抱负,但结果只混个翰林侍奉、文学侍从。伤心、失望的李白经常“长安市上酒中眠”,后来就干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于是在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上书请辞,玄宗皇帝也同意了,遂赐金遣之出京。

  李白离开长安,目的地是山东任城,那里是他家的方向。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前方会有一段伟大的友谊在等着他。就在李白回归的途中,他偶然遇上了在此地游历的杜甫。命运的巧妙安排,让李白、杜甫这两颗大唐最亮最耀眼的唐诗“双子星”,聚在了一起。

  此番相遇,最高兴的莫过于杜甫了。他神情亢奋,双眼发亮,眼前的这位李白,正是自己日思暮念的超级偶像。他赶紧迎了上去,朝李白作揖、行礼。此时的杜甫虽然还没有达到后来的巨大成就,但他已经在诗坛崭露头角,正在绽放着自己新星般的光芒。

  李白见到杜甫,也很高兴,相聊甚欢。既然俩人都在外面游历,不如干脆一同游玩。而在梁、宋两地,谁最合适做向导呢?两人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在家赋闲的高适。

  高适的前半生,像大部分的唐代诗人一样,也是失败的。20岁那年,他怀着满腔热血前往长安,准备一展抱负,结果无人理会他。自信心受到打击的高适,一气之下回到了河南商丘老家。继续潜心修炼了八年武艺之后,又跑去投奔朔方节度副使信安王李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想碰碰运气,结果还是不被赏识。之后,他再一次回到商丘老家,耕田渔樵,过着清苦的农居生活。

  高适听说诗坛两位大佬要来自己的家里做客,自然是欣喜万分,热情接待。多少年之后,人们无法知道当时三人相聚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但我们可以从杜甫的回忆中找到蛛丝马迹。后面世人从重感情的杜甫诗歌里发现,杜甫曾不止一次地回忆起这次相聚的情形:“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那次的相聚,他们三人喝酒聊天、游览风景、切磋诗文。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这三位伟大的诗人是怎样的快活自在、酣畅淋漓,人生的不幸、才华的埋没、理想的受挫、生活的困顿,都被他们暂时抛在了脑后。他们用伟大的友谊,成就了大唐诗坛的一段佳话。

  (四)

  然而,天下终没有不散的宴席。

  梁、宋游历结束之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奔赴前程。

  因此,“别过”,在电影的人物对白中,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基本可以概括高适、李白、杜甫、孟浩然、岑参等大唐诗人宦海漂浮、流离四方的生活际遇。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一下,影片中所出现的主要人物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唐代大人物,他们的出身是各不相同的。

  李白出生商人之家,一出世就注定受人轻视,因为在唐代是轻商的。在唐代,商人之家没有社会地位。因而李白打小就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高适却相反,祖父是朝廷高官,四十二岁便壮烈牺牲,死后葬在乾陵。按理这样的显赫出身应该仕途顺畅吧,可是,他家道中途败落,纵然是胸怀锦绣、满身武艺,一杆高家枪舞得出神入化,然而人走茶凉,高适在朝廷依然是无人青睐。

  而农家出身的杜甫,则常年与庄稼、农民打交道。无人脉、无财物助力他,仕途险恶一切都得靠他自己化解。少年时杜甫赴洛阳应举不第,中年时在长安应试落选,后来又向皇帝献赋、向贵妃投赠,却依然官场不得志。

  他目睹了朝廷的奢靡与官场的黑暗,深感天下贫民百姓生活之不易。安史之乱以后,他终究弃官入川,以躲避战乱。然而在四川成都生活相对安定的杜甫,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后世熟悉的《登高》《春望》《北正》以及“三吏”“三别”等唐诗名作。

  诗人们身在江湖、人在旅途,为了生活、生计、理想而四处奔波。他们离多聚少,亦只盼望着各自都有一个好归程。因而,“别过”,离情别绪,是这部动漫电影里的主题,亦是大唐诗歌创作的主要旋律之一。电影里多次使用天上的月亮、江面上的月亮、宁静的有月光的夜晚等画面,来营造离愁别绪与诗人的乡愁。夜深人静,空阔苍穹,举头望月,低头思乡,有多少世人的爱恨恩怨、牵挂惆怅都赋唐诗中。

  电影里充满了酒香。“喝酒”,也是影片中的另一个高频词汇。这亦反映了唐人,至少是唐代诗人的一种真实生活状态。

  李白经常喝得飘飘欲仙,因而唐诗中亦充溢着美酒飘香的语句。我有时候就窃窃地想,假如没有酒,李白会不会有那么多上天揽月、鲲鹏展翅、飘飘欲仙的诗句,唐代会不会产生那么多美好的诗歌呢?这个不好妄下结论。但喝酒,至少对李白等唐代一些大诗人的诗性、诗风的形成,肯定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杜甫就曾有一首诗,名曰《酒中八仙歌》,他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贺知章、李白等八位“酒仙”的酒后形象。在唐代,李白号称“诗仙”“谪仙人”,但我觉得李白首先应该是“酒仙”。酒不仅影响着李白的诗风,更塑造出李白出尘、脱俗、飘逸、狂放、不羁的率真性格。这就使得李白的人生有了更多、更大的梦想,亦使李白的诗,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与思想上的解放。

  (五)

  《长安三万里》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电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诗史电影。因为不仅电影镜头里充满着唐诗的诗意和诗境,其对白、旁白也缀满了盛唐时期的各种名诗佳句。电影再现了大唐李白、高适、杜甫、王昌龄、王维、岑参、常建等人,名诗创作、佳句偶成的场景,堪称是一部唐诗创作的情景剧,让观众有一种参与唐诗创作氛围“沉浸式”的体验。

  影片中的每一位诗人,都是通过各自的勤奋、刻苦和努力,才取得了人生的成功。有成为国之功臣的、以诗文名动天下的,也有既取得了诗文之名又获得不菲的功名利禄的。有情、有义、有梦想、有追求、有担当,差不多是影片里故事的总体风格,同时这也是唐诗的总体风格。也许正因为如此,经历一千余年,唐诗才能够成为中国人精神文化食粮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载体。

  张扬自我,不甘平庸,愿意相信世间美好并为之不懈追求,这是李白的精神风貌,也是盛唐诗歌的精神风貌。李白作为唐代诗人群的杰出代表,不仅代表了盛唐文学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代表了有唐一代文人士子的精神面貌和对理想的孜孜追求。一个时代出现了这么一帮愿意“做梦”、愿意“追梦”的人,其行为本身也是对社会风貌的一种肯定,是对家国担当的一种承诺。

  李白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与其说是大量优秀的唐诗绝句,不如说是一种敢于“做梦”、敢于“追梦”、敢于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的一种坚韧精神。我想,这就是《长安三万里》火爆的原因,以及影片给予我们观影者的一种人生启迪与生命力量吧。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很经典:“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我也想接一句:“人在,梦在,文明就会延续!”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长安三万里(下) 2023-08-11 2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