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春花开
胡法泰
天气晴暖,又是一年春花开。
赏梅,雅事。“风传春信一枝梅,不等诗翁独自开”,梅花开了,以其独特的形象,深得人们喜爱。走上“人行桥”,梅花懂人心事,它努力伸长脖子,将花枝伸展在眼前,任你近距离观察,任你拍照。受此惠顾,我换了思维,只拍单朵梅花——光线、角度、距离,神情专注。一剪梅花,在千万诗人的词藻笔墨中,穿越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历经霜雪,在傲然绽放。陆凯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王安石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卢梅坡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我赏梅,因它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气概,觉得它横跨冬春两季,既为冬添彩,也为春点缀,不可多得。赏梅中,心也跟着清雅起来。“园中霜美人,微笑启朱唇。腊月冲寒放,花魁来报春。”梅花,还有报春使命?那么,我感觉春就在前方不远处。
转向湖边,果然遇见了迎春花,的确意外地开了,但花儿不多,疏疏落落的。迎春花很有个性,先花后叶,花瓣呈黄色,单生于小枝的叶腋。它有极强的生命力,如将枝条插入土中,就能生根发芽,它由六瓣组成一朵花。在阳光下、春风中静静地优雅:“觉来但有南窗静,叶瘦花肥醉锦薰。”“风来舒绿叶,律转斗黄葩。”“愁里弄妆冬不觉,东风先与约黄归。”读之,神清气爽。看它枝条倒垂,花色鹅黄鹅黄的,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湖山春来似画图”,陡添一湖春光。
迎春花开了,春之阡陌,将徐徐开启百花争艳的大幕。
郁金香,没有玫瑰那么热情,没有荷花那么清幽,没有水仙那么纯洁,没有梅花那么坚定,没有牡丹那么高贵,但它总是优雅纯厚,娇艳妩媚,令人陶醉。微风中,摇曳的郁金香,和春天碰出了一个优雅的梦。
乍看,它整整齐齐,亭亭玉立。细看,形象万千:有的落落大方,舒展花瓣;有的花蕾挨着花蕾,窃窃私语;有的含苞待放,宛如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开正艳,浑身散发着芬芳。黄的赛金,粉的如霞,白的似雪,居然还有颜色相间的。群居的它们一片又一片,似乎没有沾染一丝人间烟火。它是那样的清纯素净,简直是一幅水墨画。唐朝诗人李白赞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杜牧写道:“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沈佺期也说:“玉釵翠羽饰,罗袖郁金香。”盛赞郁金香的高贵和典雅。
关于广玉兰,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家门口种了很多广玉兰,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好景不长,丈夫去山里打柴,跌下山谷……儿子听闻去寻找,遇猛虎葬身虎口。父子遇不测,其妻绝望,亡身于广玉兰树下。如此悲惨境遇,广玉兰,陪着流尽了所有的汁液。从那时起,花就成了白色。
故事归故事。玉兰花的确不惧严寒风雪的考验:“冰心一片晓风开,总领百花迎春来。”于是,有人说春是从玉兰花开始,它传递百花到来的信息。有许多赞美玉兰花的诗文,明朝周沈《题玉兰》中写道:“翠冬多力引长风,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还有这样的描写:“姁姁白裳,娉婷而至。其花如雪,通体皆白。”我拾一片通体皆白的花瓣,握在手上,有花香,有春信,有诗意,犹如收藏一段弥足珍贵的春光。
玉兰花,品种多。一树一树的洁白,一树一树的嫣红,一树一树的桃红,一树一树的艳丽,像贵夫人一般。花瓣清新脱俗,光滑细腻。它们迎着月光,沐浴晨露,在春的意向里绽放。“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玉兰花,开在生命的路上,它把日子的苦辣浸出花香,把春天妆扮得高雅洁净。
玉兰报春了,繁花似锦就可期待了。洁白的樱花雨,会纷纷而落,浪漫了春天,柔软了心灵。蔷薇花下,嗅着花香,会让春天变成美好的回忆。农家的油菜花,将染黄大地,一片又一片,一垄又一垄。暖阳、和风,蜜蜂、蝴蝶……真想把这一抹明媚春景,揽入胸怀亲个够。
好吧,春,似乎在每个夜晩都数着它的花朵。那么,我们也数数手机拍下的花朵吧——春的绿、春的红,还有春的遐想。
湖畔春花开,真好。朋友们,再忙也要记得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去看看盛大、鲜艳、美好大自然的花展,看看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