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2版:2/3专版

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关于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专题询问实录?(下篇)

  编者按:开展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专题询问,是开化县人大常委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经济稳进提质的一次精准监督。9月28日,召开了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专题询问会,专题听取了县政府关于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情况的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县委关切、群众关心、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询问,县政府及相关单位作了认真答复。现将专题询问会上询问的问题及答复予以刊登,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

  八、胡廷委员询问: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重点骨干企业对经开区道路设施、生活配套、整体环境、产城融合等方面意见较大,比如茶场片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各类垃圾、污水处理不够及时;杨村片区电、气、通讯设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不快,请问县经开区管委会,近几年经开区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哪些成效,下步如何加快提升?

  县经开区管委会答复:近年来,经开区也一直努力推进“新安提质、杨村扩容”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道路设施建设上:2021年,投资约1500万元,修复破损路段1.8万平方米,建设道路1千米,新增主要入口1处。今年以来加大力度,投资5500万元,对园区主干道全线加铺沥青路面,增设人行道,大大提升道路安全通行能力;实施杨村片区园区三路建设工程,道路长度1千米,目前完成进度60%;2023年计划再实施园区大道二三期、园区南路二三期等内部道路建设工程,总长约5千米,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两新产业园交通不便等问题。

  (二)在生产配套完善上:2022年投资5.41亿元,实施罗坞口泵房改造提升、污水泵站改造提升、天然气管道建设、再生水厂及供水工程、集中废水处理设施、集中供热、110千伏杨村变等基础设施工程,有效保障了企业的用水、用能、污水处理等需求。强化了环卫工作,配备电动垃圾清运车2辆、机扫车1辆,日清运能力达12-14吨。

  (三)在生活配套补足上:今年,总投资8000万元的新安片区商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选址、土地收回收购,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土地出让等前期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餐饮、酒店、超市、公寓等功能,能有力提升企业员工生活品质。投资500万元的品质提升工程,已完成5处主入口、1处景观绿道、3处市民休闲广场、2处公共卫生间、5处临时停车场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平台环境品质。

  诚然,经济开发区在道路设施、生活配套、产城融合工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接下来的努力持续提高平台建设水平,将经济开发区建设为“洁净美畅”的现代化、花园式工业区。一是按照“产城融合”发展大局的要求,在城乡规划中统筹安排经开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加强与国企平台的联系,加快各项工程的建设,做到早竣工、早使用。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并加大专项债项目争取,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九、寿媁委员询问:开化绿色硅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2020年11月列入第四批省级创建名单以来,县政府一直积极推进,力求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全链条服务,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但经过近两年的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在有效培育有机硅“块状经济”、提升产业新动能、做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成效不够明显,请问县科创服务中心,该项工作推动不够有力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工作举措提升综合体创新服务能力,以科技赋能助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县科创服务中心答复:浙江开化绿色硅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2021年创建以来,已完成综合体展示中心、三大创新服务平台等载体建设,但受开化地理区位、交通信息、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短板。

  (一)综合体建设机制尚未完善。目前发改、经信、人才、市场监管等部门主管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载体未充分整合,甚至相关公共资源由于行政性条块分割,难以跨部门有效对接共享。

  (二)创新服务载体建设滞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我县科技大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公共检测服务机构等综合体建设“基本单元”建设滞后。

  (三)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创新人才引育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并且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差,缺乏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实施主体。

  下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平台融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推进“1个主体园区”(高新技术园区)+“2大产业载体”(绿色孵化园与两新产业园)+“3类科创平台”(校地合作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若干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平台体系建设,以高新区创建为抓手,推进综合体创新服务平台与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深度交融”,集聚创新资源,构建集研发、中试、检测、孵化一体化创新服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多链融合”。到2025年,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家,硅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8%以上。

  (二)强化运营建设,构建全链条式服务体系。积极对接衢州学院、火炬中心、浙江伍一大市场等运营团队,补齐综合体运营管理短板,推动形成“政府+运营公司+第三方机构”等多方联动机制和管理模式。期内建设成果转移中心等创新载体5家以上,招引技术研发、技术评价、技术交易、人才培训、标准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以上,打破现阶段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能力欠强的局限,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三)强化产业协同,营造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切块部门综合体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综合体专项科技攻关项目,引导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创新能力提升,加大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先进技术创新成果。

  寿媁委员追问:在当前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请问科创服务中心,将如何抓住数字化改革的契机,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综合体服务能力再提升?

  县科创服务中心答复:(一)发挥数字平台叠加效应。探索建立数字化平台数据共享机制,深度整合科技、人才、经信、经开区、市监等数字化平台,形成数据联动、信息共享、交流互动的工作模式。(二)激发数字要素乘数效应。深入挖掘数字资源,推进数据链、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同频共振。加快“科技大脑+产业大脑”的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智造”,把产业体系优势转化为数字体系优势。(三)强化数字应用辐射效应。接入未来实验室、安心屋、科技大市场3.0等省级数字化平台,在人才培育、技术需求、成果转化、设备开放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十、汪昌红委员询问:近年来,每年夏天都要对企业实行有序用电,从而保障民生用电、重要用户用电,但是有多家企业反映,临时限电要求使得常态运行的生产线被迫暂停,生产能力跟不上订单需求,增加产品质量把控难度,还带来安全隐患。企业迫切希望主管部门能够科学统筹有序用电,并增强有序用电的计划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影响。请问国家电网开化分公司,我县有序用电方案制定实施的原则和流程是怎样的?如何在工作中更好服务企业发展?

  国家电网开化分公司答复:在当前稳经济的大背景下,有序用电启动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在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威胁到大电网安全的情况下,经过省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确认,允许采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依法控制部分用电需求,保证供用电秩序安全平稳。有序用电主管部门是发改局、经信局等部门,国网开化分公司作为具体执行部门,负责方案的落实,接受政府的指导,采用合署办公和联合执法模式来确保有序用电的刚性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编制由县发改局、经信局牵头,国网开化分公司配合,遵循“两高优先”、“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重点用能企业分类、“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企业用电需求和特性等因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执行性。有序用电方案每年4月和9月有两次修订,修订完成后报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常设在县发改局)审批,审核通过后在开化县政务服务网公示。目前开化有序用电执行周错避峰方案,七天为一轮,一旦启动有序用电,通过发放告知书、电话、短信等方式提前告知需执行企业厂休日,确保有序用电的刚性执行。

  下步,我们要采取如下措施更好为企业服务:

  (一)以企为本,积极向上沟通,争取最优指标。考虑开化工业体量和特性,可压降负荷的企业少,国网开化分公司和发改局主动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促成负荷压降指标下调1万。同时,在有序用电执行过程中,每天密切关注省、市网供负荷曲线情况,向上争取,动态调整开化网供曲线,在保证电网安全前提下,优先让开化部分企业恢复生产,确保企业生产效益最大化,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二)柔性服务,引导企业检修,减少经营损失。国网开化分公司会同发改局、经信局等相关部门,针对重点企业主动上门解释有序用电形势,提出错峰检修优化方案,引导企业将检修培训与有序用电错峰时间进行统一,将有序用电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最小化。

  (三)潜能挖掘,节约用电宣传,做好舆情监测。由县府办牵头,联合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区块用电情况进行三轮督察,暂时性关闭全县景观灯,确保节能降耗工作落实到位;在开化新闻网发布《节约用电倡议书》,与团县委联合对接社区、教育部门,组织节电宣传系列活动。

  十一、谢向蓉委员询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家在一个企业里面起到的是核心作用。调研中了解到,18家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的企业家存在年龄老化、学历不高、发展思路不清、接受新思想新模式意识不强等问题。从党管人才的角度看,请问县委人才办,下一步你们对提高企业家素质有什么打算?

  县委人才办答复: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从企业内部来讲,有利于打造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创新机制,从全县面上看,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拉长补强,企业家精神培育弘扬。企业家是企业发展中最关键因素,对企业家素质提升怎么样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样推动都不为过,怎么样付出代价都不为过。我们将围绕学、培、教、帮、引、提等闭环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

  一是“学”,即开展线上送学,以商会为单位,依托“云课堂”,邀请专业导师,加强对开化企业家所缺乏的投融资等专业知识的视频教学,补齐企业家素养能力方面的短板。

  二是“培”,即线下培训,利用县领导联系高校优势,举办高层次企业家培训班,安排部分企业家及创二代到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衢州学院等高校开展系统培训。通过加强对企业家及创二代的前沿知识和市场信息技术等各方面培训,以及考察外地的行业标杆等方式,来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是“教”,即现场教学,主要是针对企业家不知道企业问题在哪里,通过邀请浙大导师带博士、硕士驻企找问题,手把手帮助企业家在查找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帮”,即结对帮联,我们正在与浙江农林大学对接,由他们16个二级学院一对一结对我县15个乡镇+1个经开区,正在谋划“百名博士联百个主体”,也就是百家企业,包括家庭农场,来推动企业家知识能力和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五是“引”,即现身说法,通过举办企业家联谊会,邀请链主企业家,包括有机硅、茶产业等成体系、有优势的产业链主来进行行业内的现身说法+市场分析+业务指导,用身边事说服身边人,增强拼搏进取精神,助力形成产业链、区块链集成发展模式。

  六是“提”,即学历提升,积极探索鼓励企业家报考博士研究生等学历,并给予补助。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增一批有能力、实力、影响力和鲜明辨识度的开化企业家。

  十二、王宏涛委员询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速度加快,我县不少重点骨干企业仍然存在招工难问题,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一方面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操性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愿到企业工作。丽水市出台了“人才科技新政38条”,提出实施“来浙丽,创未来”大学生集聚工程,对大学生到企业就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请问县人力社保局,我县引导促进大学生到企业就业有哪些政策?下步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你们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县人力社保局答复:我县一直高度重视人才招引工作,自2012年来人才政策不断修改完善,目前执行的“钱江源英才计划”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住房保障、就医就学等多方面,涉及大学生的特色政策主要有:

  (一)根据《关于大力实施“钱江源英才计划”的意见》(县委〔2020〕19号)精神,大学生到开化企业就业,根据学历层次、专业情况等,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享受最高90余万元的购房补贴、安家补助、租房补贴、人才津贴及留才储备金等政策补助。

  (二)对符合条件的外地引进、在开化成家落户的大学生,设立“开化媳妇、女婿”奖;对回乡创业就业的开化籍大学生,人才津贴补助额度提高25%。

  (三)根据《开化县创业就业补贴申领实施办法》(开人社〔2019〕8号),对符合条件到基层、中小微等企业就业及创办企业的大学生,实行就业补贴、创业补贴政策。

  对企业招工难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多向发力,搭建大平台引才招工。着眼企业需求,强化高校对接,组织线上线下校园招聘、市县联动主题招聘及“直播带岗指尖招聘”等活动。加强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推进企业开展专题宣讲、校园招聘及合作办学。注重省市人才交流大会、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等活动宣传,充分发挥“智享用工”应用场景及实体市场定期劳务集市等作用,密切联系云贵川及周边11个劳务协作基地,组织开展赴外招聘、委托招聘、驻点招聘,招引县内外地人力资源。

  (二)多策并举,推进大视野聚才留工。聚焦“家燕归巢”,精准高校信息推送,帮助在外大学生了解最新县情、人才政策及企业需求等情况,对回开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及时兑现“人才津贴补助额度提高25%”的政策。鼓励企业自主招工,倡导“以才引才”,政策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为企业输送员工,并全力推动人才(就业)政策优化升级,吸引高校毕业生及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来开就业。简化流程“免申即享”,及时兑现人才政策,发放稳岗补贴、一次性留工补助等助企惠企政策,助力企业稳岗留工。

  (三)多元服务,做到大情怀育才强工。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加强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政策宣传及规范用工指导,着力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并对缺工较多的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结合教学改革,推动开化技工学校逐步增设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密切县内企业对接,争取更多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同时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见习基地、专家工作站等“育人”基地建设,加强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推进实用型、操作型人才自主培养。

  十三、程晓兵委员询问:调研中发现,升龙纺织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客户需求,投资3000多万上马年产8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项目,并于2020年12月在县经信局备案。2021年9月初发现该项目没有办理能评、环评审批,省发改委(能源局)现场检查该项目整改情况,该项目备案撤销,重新备案为仓库仓储用房项目。目前升龙纺织支付给设备厂家订金及提货款共计1000多万元,部分设备已到厂,现在能耗指标问题还未解决,造成项目迟迟不能投产。请问,县发改局这个项目能耗指标不能解决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县发改局答复:节能审查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开展节能审查,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耗“双控”,最终有利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根据2019年省发改委发布的《浙江省节能审查办法》(浙发改能源〔2019〕532号)文件规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进行节能审查。为了贯彻落实这些文件,各级发改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比如,2020年11月,市发改委主办了市重点管理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班,升龙纺织公司能源管理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能源管理人员培训证。

  浙江升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827吨标煤,超过1000吨标准煤,应单独进行节能审查。但2020年12月,该项目在县经信局备案后,没有按照程序申请节能审查。2021年9月初,全省开展“两高”项目梳理排查时,发现该项目未办理能评、环评审批手续。县发改局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升龙纺织公司已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停工整改,并委托编制了能评报告。

  但是,在2021年8月份,省里已经下发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高耗能行业项目缓批限批区域的通知》(浙发改能源﹝2021﹞313号)文件,全省除杭州、舟山外,其余包括衢州在内的9个地市全部列入缓批限批区域,对区域内的高耗能行业项目实施缓批限批。而升龙纺织公司年产8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项目属于浙江省高耗能行业项目(C2822 涤纶纤维制造),且单耗高于0.52吨标煤/万元(2020年可比价1.3吨标煤/万元),属于缓批限批对象,不符合审批条件。

  针对企业提出的诉求,县人大相关领导、发改局、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分局、经开区等各方相继开展了9次论证分析会,研究讨论该项目用能保障问题。经共同论证分析,该项目暂时不具备审查条件,建议待缓批限批结束后按程序完成节能审查。我局多次与省、市发改委沟通对接缓批限批相关政策,目前省里尚未明确解除缓批限批时间。一旦省里调整高耗能行业项目缓批限批政策,我们将第一时间反馈企业,并做好后续服务。

  程晓兵委员追问:鉴于节能审查已直接影响企业项目建设的决策,请问发改局,下步将如何与经信局的项目备案审查做好衔接,服务指导企业合理安排技改及新建涉能项目,做好节能审查申报?

  县发改局答复:升龙纺织这个项目是零土地技改项目,零土地技改项目是可以直接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备案。备案时,县经信局会在系统上同步推送一条短信告知项目业主做好能评、环评、安评等专项审批信息。现在看来,短信提醒还不够,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通过“两个提前”来进一步提升服务:一是提前咨询服务。从2021年开始,县咨询服务办组织县经信局、发改局、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应急管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乡镇、经开区对工业技改项目进行咨询服务,提前做好审批指导。二是提前审批对接。发改部门定期与存在新增用能项目可能的企业提前对接,提前告知审批有关事项。

  十四、张日元委员询问:调研中发现,减税费是最受企业欢迎,也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益的,今年1-7月,全县共为企业减免税收3.72亿元,企业家也在发展的寒冬中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请问县税务局,今年实施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多少?全县减免税收总量预计有多少?是不是真正实现了“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延的延到位、该退的退到位、该缓的缓到位”?

  县税务局答复: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措施,包含新出台的政策13项和延续实施的政策20项,共33项。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既有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又有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政策;既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到100%,又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和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减征力度;既有减税,又有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既延缓缴纳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税费,又阶段性缓缴社保费。这些政策将“真金白银”直达企业,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压力,进而起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效果。

  今年,县税务局始终把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特别是在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中,我们与财政、人行、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坚持“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确保政策红利高效精准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上,有效发挥助企纾困、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作用。(一)加强组织保障,做好统筹谋划。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靠前指挥。下设减税办,内设综合协调、留抵退税、税费缓缴、六税两费等10个工作组,明确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统筹规划政策落实。(二)紧跟政策节奏,狠抓工作落实。按照政策要求确认执行口径,摸清底数、主动作为、精准执行。第一时间辅导符合条件企业进行申报,确保应享尽享。统筹协调减税办各工作组,加快政策落实进度。(三)主动汇报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就政策落实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汇报并争取支持。主动与财政、人行、经信等相关部门就数据交换、工作流程衔接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四)加强宣传辅导,确保应知尽知。“直达快享”深化精准服务。通过征纳沟通平台、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向纳税人缴费人进行政策推送。“量体裁衣”突出分类施策。与工商联共同开展“春雨润苗”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开展“滴灌式”政策培训辅导,惠及纳税人缴费人近2000户次。“汇聚众智”接受各方监督。对群众反映“热点”、政策落实“难点”、风险防控“盲点”,扎实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并邀请特约监督员、税务体验师加入“走流程”队伍,将社会监督融入政策落实全过程。

  截至8月31日,全县共落实留抵退税3.62亿元,落实“六税两费”优惠1664.49万元,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7736.98万元,预计我县全年减免税收总量将达到4.75亿元,真正实现我县5903户纳税人税收优惠“该减的减到位、该免得免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延的延到位、该退的退到位、该缓的缓到位”。


今日开化 2/3专版 00002 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关于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专题询问实录?(下篇) 2022-10-14 2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