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林山乡菖蒲村:山药地里蹚出共富新路

  本报讯 (记者 郑宏钧 郑志平 余问清 童亚文 范军) 9月16日,在位于林山乡菖蒲村的山药加工厂,三名工人正忙着操作机器。倒入紫色山药汁,拌面、和面、压面、出面……一系列工序下来,一根根紫色面条缓缓成型,散发着诱人的淡淡香味。

  “机器设备这个月刚进场,昨天顺利调试成功,以后村里就可以自己制作山药面了。”车间负责人方少云介绍道,去年村里找人代工的一万多斤山药面,供不应求,如今有了场地和机器,村里的山药产业越做越红火,大家的日子更有盼头。

  发展山药特色产业,菖蒲村既有机缘,更有底气。去年4月,在市接待工作中心、市农科院的助力下,菖蒲村试种了4亩山药,当年10月开挖,亩产达到3200公斤,通过鲜销和深加工,实现亩收益3万多元。尝到甜头后,今年村里扩种山药40多亩,建起了共富产业基地,办起了村办企业,新建了山药加工厂,逐步形成了“基地农户+村办企业”“精深加工+多渠道销售”的模式,完善了山药的种植、加工产业链。

  当前是山药生长的关键时期,走进占地近100亩的山药共富产业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山药藤架,绿油油的茎蔓正有力地缠绕攀爬。“山药好管理,耐旱性强,且浑身都是宝。”菖蒲村党支部副书记郑良东笑着说,基地里的山药品种已有10多类,通过精心管护,今年产量预计能达到20余万斤。“在市农科所的技术指导下,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附近的詹村、霞湖村都派人过来学习经验。”让附近村子大感兴趣的,既有菖蒲村生机勃勃的山药基地,更有各色各样的山药产品。

  山药面、山药酒、山药米、山药饮片……在村办企业的直播间中,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山药特色产品。为了把山药做成一个品牌,形成一条产业链,菖蒲村积极推动山药由鲜食售卖向初加工、精深加工转变,延长山药的销售时间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直播带货、乡贤带货等手段,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真正让山药成为菖蒲村的特色产业。

  “做好一根山药、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群众。今年仅山药一项,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有望增加100万元,预计带动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菖蒲村党支部书记江旭升介绍,他们正在构建“共富”山药产业组织体系,通过汇聚乡级、村际、村级三个层面合力,继续演绎好山药的精彩故事,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法宝”。


今日开化 一版要闻 00001 林山乡菖蒲村:山药地里蹚出共富新路 2022-09-21 2 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