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48个细节,读懂习近平浙江足迹(二)

  四、统筹城乡开启幸福路

  15.让城与乡渐行渐近

  时间过得很快,40分钟后,车子缓缓停靠在三星村站。

  习近平下车前,特意走到前门驾驶位旁,一边和老沈握手,一边向他点头致谢:“师傅辛苦了,你开车很稳当,平常要注意行车安全啊!”

  下车后,习近平觉得了解还不够深入,想继续听一听村民对公交车运行的意见。他走到附近村民中间,问大家现在进城方不方便。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点赞城乡公交,说公路都通到了村口,坐公交车就能进城。嘉兴的同志在旁向习近平介绍,嘉兴全市已开通36条城乡公交线路,通达30个乡镇238个建制村。

  习近平高兴地说:“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个系统工程,要整合资源,完善布局。”

  16.围绕人展开的城乡一体化

  义乌调研的第二天,习近平特别谈了自己对农村城镇化的理解:“农村城镇化,并不是村村都要城镇化,还要根据村庄的布局,有的发展为中心镇,有的建设成新农村,有的则逐步萎缩。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关键体现在质量上,规模上的大小不要刻意追求。将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要生活在城里,关键是农村的生活质量不差于城市,所有人都能共享现代文明。”

  17.念好“山海经”

  在“山”与“海”握手、“山”与“海”对接的热烈氛围中,也有个别发达地区领导对这项工程不够重视,“山热”遇“海冷”,成为推进落实中的难点。

  当时,习近平已任浙江省委书记。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主任姚少平向他汇报情况后,习近平明确说,这个活动要年年搞,我们开这个会,就是表明省委对推动这项工程的态度和决心;活动不光是总结部署,还有项目合约、劳务合作、为民服务等一系列内容;假如没有这些,开会也是需要的,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合力推进。

  18.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2003年2月8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村两委就开会研究,给习书记写信汇报工作打算。在这封信中,横坎头人提出加快中心村建设、在老区中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不久后,横坎头村党总支书记张志灿就收到了习近平的回信。捧着这封回信,他逐字逐句地念给村民们听:“来信收悉,看到你们村两委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就研究全村的发展大计,我感到非常欣慰。对你们下一步的目标打算和工作措施,我完全赞同。希望你们在新一年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发扬老区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五、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19.用好“地瓜理论”

  来到新工厂的沙盘前,胡成中向习近平汇报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

  听完汇报,习近平鼓劲道:“省委、省政府支持你们‘走出去’,不仅要去抢占全国市场,还要去抢占国际市场。”他说,像德力西,就可以考虑把研发总部、营销总部放到上海,这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路走来,习近平听到不少德力西式的烦恼,也看到浙江民营企业喷薄欲出的发展势头。这一切都让他意识到,眼前的浙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20.开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主动接轨,就是要乘上海之船出海,攀上海之梯登高,借上海之力发展。”2003年2月18日,《浙江日报》刊登了对习近平的专访。他指出,沪苏浙要建立合作新机制,互促共进、取长补短,而要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就要把思想观念的融合作为先导。

  但在当时,省内不少干部对接轨上海心存疑虑。在一些地市和部门,有“无需接轨”的狭隘观念,有“无法接轨”的消极态度,也有“无从接轨”的畏难情绪。

  相比突破行政壁垒的制度创新,地方和部门同志在思想认识上的“破冰”,显得更为迫切。

  2003年3月21日,全国两会一结束,习近平便带着60多人组成的省党政代表团,到长三角主要城市“走亲”。以往,各部门、各地市单独去沪苏考察的情况常有,全省上下组成这样一个“大团”倒是第一次。

  21.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海上

  没过一个月,2003年1月5日,顶着刺骨的海风,习近平首次踏上舟山岛。“我在福建沿海地区工作将近18年,对海有浓厚的感情,闻海腥味的时间跟你们一样长,船坐得也很多。”习近平的一番话,一下子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

  上了岛,他就接连察看连岛工程、沈家门渔港、扬帆船舶集团、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关心渔民转产转业情况。资金足不足?技术缺不缺?他走入一户户渔民家中,一边问困难,一边出主意,时不时嘱咐舟山的同志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提供服务。

  22.从外贸大省到开放大省

  从密集的行程就可以看出,习近平对引进外资亲力亲为:2005年10月28日,会见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菲德;10月31日,分别会见日本栃木县代表团、韩国SK集团首席执行官崔泰源;11月4日,会见韩国全罗南道代表团……

  仅摩托罗拉公司,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多次会见其负责人,并访问美国总部。2006年7月4日,习近平出席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举行的第6000万台手机下线仪式和向浙江省捐赠手机仪式。时值盛夏时节,他冒着高温,深入企业车间,考察手机生产线,关切地询问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等状况,并向他们表示慰问。

  六、平安浙江护航发展稳定

  23.“平安报表”保平安

  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思考得很深入——“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良好的和谐社会运行机制”。

  2004年1月29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平安浙江”的设想。

  24.从上访到下访

  有的干部一听到“信访”二字就皱眉,习近平却从不把信访当烦心事。在繁忙的公务中,他总是抽出不少精力处理人民来信。在他看来,群众写信是对自己的信任,作为领导干部要从来信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据省委办公厅统计,仅2003年,他指导信访工作的批示件就有86件。

  25.最可爱的人

  从山区到海岛、从浙北到浙南,习近平访遍了驻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他的话语回响在营地、训练场、军史馆,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部队官兵,也激励了千百万浙江人民。

  26.“法治浙江”破题开局

  对于如何推进“法治浙江”建设,习近平有着深入的思考。他明确指出,法治建设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范畴,许多工作难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具体衡量。为此,推进法治建设更要体现干在实处,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七、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27.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2002年10月22日,习近平履新浙江的第11天,就去了嘉兴。南湖,便是第一站。停驻在湖心岛南堤水面的红船离岸咫尺,船头朝东,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红船、湖心岛、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习近平一边听讲解,一边参观。有工作人员提出:随着研究的推进,不断有重要的史料和珍贵的物品被收集到纪念馆中来,目前馆内空间有限,参观效果受到限制,纪念馆正打算扩建或者另辟新址。“革命传统教育十分重要,要不断扩大影响。”习近平表示支持。他感慨地说,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就能得到“精神传承、思想升华”。

  28.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

  参观开始了,习近平通过特殊保护的木桥,走到放在玻璃钢槽里的独木舟一侧,仔细端详。施加农一边讲解,一边留心着周围,生怕有人不小心损坏了珍贵而脆弱的文物。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施加农突然发现,有些摄影记者为了寻找最好的拍摄角度,竟然跨进了遗址保护区里。

  “怎么办?”施加农心中犯起嘀咕:习书记还在认真倾听,这时候去阻止记者们,会不会太唐突了?可是,一旦有记者真的不小心损坏了遗址,那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习近平突然停下脚步,看着远处的摄影记者们,和善地请他们离开保护区。这让施加农倍感意外。但可能是因为距离较远,记者们没有听到劝阻,依然站在保护区里拍照。这时,习近平稍稍提高嗓音说道:“拍照是小事,文物保护是大事,大家都出去吧。”记者们这才赶忙退了出去。

  施加农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29.文化建设不能急功近利

  2005年5月,一个消息随着微风,悄悄地吹进绍兴市杨汛桥镇:省委书记要来了!

  老百姓有些兴奋,更有些自豪。杨汛桥可是蝉联“浙江百强镇”之首的名镇。那段时间,“杨汛桥现象”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5月17日,习近平来到杨汛桥后,选的第一站竟是新落成的文化中心。“习书记不去工厂、企业,来文化中心做什么?”文化中心外,好奇的人们伸长脖子向里张望;文化中心内,兴奋的村民们更是围到习近平的身边。

  习近平一边饶有兴致地察看文化中心,一边嘱咐身边的人,现在群众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30.提升文化软实力

  2003年1月31日,除夕,天空中飘着小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里,刚刚冒雨在南山路踏勘的习近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美术馆的建设问题。

  讨论的重点,集中在美术馆的选址上。

  临上场前5分钟,一位汇报者发现,背景板上原本挂着的西湖地图,被换成了一张钱江新城的地图。对于美术馆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存在,因西湖周边用地极其紧张,一部分人建议将美术馆建在钱江新城。

  西湖,还是钱江新城?一个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一个是拥江发展的主战场。会上,不同论点的支持者,一度有些针锋相对,说到激动处,还有人拍起桌子。最终,习近平作出决定:“这个美术馆就建在西湖边。”

  31.文化即“人化”

  一路上,时任嵊州市越剧团团长谢顺泉一直在看手表。前一天晚上,越剧团特地准备了一场折子戏,想请习书记“提提建议”。但习近平到达村里时,已是正午时分。

  “演出有40分钟,会不会耽误习书记吃饭?”谢顺泉心里很忐忑。

  没想到,习近平不但饶有兴致地看完了所有表演,还与演员、乐队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致谢。

  习近平不忘关心剧团:“越剧团一年演出多少场次,在哪里演出?”

  谢顺泉回答:“一年演130—150场次,其中八成面向农村,在老百姓家门口。”

  习近平很高兴,鼓励道:“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

  来源:浙江宣传


今日开化 专版 00003 48个细节,读懂习近平浙江足迹(二) 2022-06-08 2 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