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线 “新开化人”守护新家园
本报讯 (记者 王钰 通讯员 刘璇) “今天有时间睡觉吗?”“睡了,睡了,放心!”“保护好自己!”“好!”
3月12日凌晨两点,一通来自重庆秀山的电话打到了开化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干部杨光贵的手机上。通话18秒后,杨光贵匆忙挂断妻子的电话,又迅速投入到物资保障运输工作中。
“荷花广场转运点需要消毒酒精10瓶!”“方舱检测基地需要口罩2盒!”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的杨光贵是重庆秀山人,2021年通过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来到开化。连日来,他在防疫一线连续工作了6天5晚,唯一能够休憩的地方就是运输路上的副驾驶座。
疫情发生之后,县经信局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抽调青年干部一同组建了物资保障小分队,6辆运输车、12个工作人员负责保障运输全县的防疫物资及生活保障物资。
为了确保每轮6万余人的区域核酸检测可以准时准点进行,物资保障小分队夜间就要开始工作,确保凌晨4点前完成运送。早上6点,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开始后,小分队还要随时待命,哪里需要补充物资,他们就要去哪里。“大到数万支采样管,小到一个垃圾桶,只要前方检测点有需求,我们物资保障小分队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位。”
12日当天是杨光贵新婚刚满一个月的日子,被问到是否想家、是否思念妻子时,他操着一口重庆口音说:“没时间想,疫情结束后我就把老婆接过来,开化也是我们第二个家。”
除了杨光贵,保障小分队还有三个外地人——张军是江西德兴人,姚冲是宁波余姚人,胡帅是柯城人。虽然不是本地人,但他们用心守护着自己的“第二个家”。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胡帅说,疫情当前,他们会竭尽全力守好全县人民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