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桃李芬芳

放平的是眼光 抚平的是心灵

  一个人看向他人的角度,决定着他心灵的高度。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提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不仅是在呼吁我们打破社会阶层带给我们的枷锁,也在启示我们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用平等的角度与他人对话。然而对许多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一些人的心灵却失去了平等的坐标。有的人被权势所侵蚀,养成的高高在上俯视人间的心态;有的人被财富所诱惑,变成了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投机者;有的人被现实刺痛,愤愤不平,看谁都像眼中带刺,“看人”的哲学在他们那里被扭曲,而他们眼中的世界也随之变得畸形。

  让我们回归本源,去认清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没有谁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但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中心。一个人看向他人的眼光,就是自身的感性与理性碰撞的结果,折射出他对自我的认识与对世界的认识相契合的方式与程度。俯视他人的人,把自我抓得太紧,而忽略了客观现实的警告,终究会从云端跌落;仰视他人的人,又过于关注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对自己的价值视而不见,以至于失去为人的尊严;只有认清现实与自我,相信自身价值并尊重他人的价值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平视他人,获得心理上的安适与宁静。

  打破我们内心宁静、使我们的视线失去水平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尽人意,是物质压倒了精神。那么能使我们放平眼光、抚平心灵的就只有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用崇高的道德和远大的追求充实我们的内心。只有摆脱了对他人价值的漠视和对自身价值的贬低,才能用勇敢的眼光拒绝俯视着傲慢,用激励的火光照耀仰视着的前路。因为真正的同理心只存在于平等的主体之间,高高在上者把怜悯当作自我感动的手段,自视卑下者只着眼于自身遭遇的不公,又如何能够给予他人力量与他人共勉呢?

  除却个人,对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平等对话才能换来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是对自身的认可和对他人的肯定。放平眼光,抚平心灵,做一个大写的人。

  开化县崇化中学 

  高三(2)班 余孜杰

  指导老师 吴利萍


今日开化 桃李芬芳 00003 放平的是眼光 抚平的是心灵 2022-03-05 2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