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从一首古诗看热闹纷繁的开化古代元宵节

  张蓓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的时间是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即正月十五日。史料记载至少从隋朝开始,中国人的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和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十分鲜明的节日文化特征。之后,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元宵节的节俗活动也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内容。根据史料记载,浙西开化县的元宵节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明代官员张勃就曾经写过一首七言古诗《龙灯行》(长诗),该诗记录了在元宵节,开化乡民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灯、踩高跷、放炮仗等民间习俗,那一夜的金溪开阳城灯火通明,满城风景好不热闹。

  根据民国三十八年《开化县志稿》记载,古代开化的风俗习尚中有元宵“迎赛龙灯”的节庆活动。迎赛龙灯一般从正月初十就开始准备,在元宵节当天抵达高潮,至月底逐渐消散。开化城里元宵节前后迎赛龙灯活动一般会举行三四次。大多迎的是“板灯龙”,灯各有会。一般每板置灯三盏或四盏,刻有花纹或绘以花鸟人物。板板衔接,多则一二百板,少则四五十板。龙头龙尾,以木雕成,饰以金。随以鼓乐,游行县前以及街衢中,至夜半而息。县城附近的四乡,则凡五六十户以上的村庄和开阳城里相同。开阳城中十二坊,每坊亦有挂灯日期,坊人以纱灯挂于坊内,乡野乡人则将灯笼悬挂于社庙及祠堂中。城内盛兴设酒席以敬神,并作乐唱戏。

  在这之前,早在明代的一个元宵之夜,火树银花,云端满月,诗人张勃夜游开阳城,邂逅了一场古代开化舞龙灯的视觉盛宴。开阳城的这个元宵之夜让张勃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七言古长诗《龙灯行》。他在古长诗《龙灯行》的“前言”里这样感慨写道:

  “夫状灯之巧必举鱼龙,矜制之奇无非绡縠。纵骊珠十斛,未胜月鉴一轮,而火树千门,岂敌星桥万丈。是以吴越侈鳌山之壮,京师跨灯市之奢,丽眩则然,奇观恐未,曷若开阳龙灯之会妙夺诸方,目从未见。余犹忆长安米工部之花鸟园林。便怂一时作者,几困毫楮。余观斯之盛,岂无技痒。纵毕偶成,以纪胜事。倘大方见,原其好有同然,勃殆幸甚。”

  张勃说,闹元宵时彩灯的精致、精巧和精美,当以龙灯为最。制作彩灯使用的材料无非是绢、绡一类的丝、棉织品,并没有什么特别奇特的地方。然而,把再多的骊珠斛珠堆放在一起,都不如一轮天上的圆月之明亮;再多的人间的火树银花,也敌不过天上彩虹的万丈灿烂光芒。我在京城和吴越等地,都看到过灯光璀璨的元宵灯会,尽管吴越与京城等地的元宵灯会排场很大,气势雄伟,显示出灯市的繁华、鳌山的眩丽,但我总认为从制作技艺和表演形式的新奇上相比,他们皆不及浙西开阳城元宵龙灯之会的妙夺万般。我从未看见过,这里有诸如像长安城里那样的技艺高超的花鸟园林画技和工匠,但这些花灯的制作者们用几根竹片、几捆毫楮(纸),就能变戏法般制成栩栩如生的花灯、龙灯,排场盛大、气势壮观,不能不说他们手上没有相当高妙的技巧。我今天真是有幸了,能够见识到如此场面宏大又热闹的开阳城元宵灯会,我要把它当做一个胜景记录下来。

  通过解读张勃的这段诗歌“前言”,可见张勃对明代开化县城的元宵观龙灯、舞龙灯活动有着很高的评价。并且在那个时候,开化乡民们扎花灯、扎龙灯的技艺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这也足以说明,开化县闹元宵、游花灯、舞龙灯的传统习俗至少从明代以前就已经开始在坊间乡里盛行了。

  “阊阖天门夜不锁,玉皇醉失骊珠颗。半醒半寐呼赤龙,赤龙贪睡太骄惰。玉皇怒发张雷霆,长跪群真如乞灵。痴龙小臣何足怒,且从轻遣归沧溟,沧溟浩淼不可返,偶向金溪学游鲵。鱼服时愁逢豫且,敛髫藏角若委婉。”《长灯行》诗歌在一开头,张勃就展开丰富想像,用拟人手法,把开化乡民精心制作的舞龙灯赋予了一个神话故事。他形象地比喻“在阊阖天宫内,由于天门不上锁,骄惰贪睡的赤龙粗心地遗失了玉皇大帝赏赐予它的一颗颔下龙珠。玉皇大帝知晓后大发雷霆,愤怒的玉皇大帝要惩罚赤龙,群神纷纷跪地替赤龙求情:“又笨又傻痴的小龙何足让玉帝动怒?”于是玉皇大帝从轻发落,遣归赤龙回到东海去寻找颔下龙珠,找不到就遣归沧溟,不让再回天庭了。东海浩淼,苍苍茫茫,一下子上哪去找到龙珠呀!不回天庭就不回天庭嘛!和玉皇大帝怄气的赤龙,想起有一次出游时在金溪河畔,偶然遇见了金溪里的娃娃鱼,悠悠哉觉得它日子过得很是惬意。于是不愿意返回东海的赤龙,最终在开化金溪里化作了一条大鲵,终日潜藏在开阳城北金溪的龙潭里。

  这一年的元宵节到了,金溪两岸春水初生,淑气升腾,酣睡深潭的千年赤龙被钟山门外雷鸣般的鞭炮声惊醒了。它破浪而出,乘云腾飞,扭动着长长的身躯和龙尾。一双突出的大眼球迸射出两道剑锋一样的亮光,血盆大口喷出火红的烈焰,身上的片片鳞甲发出闪闪银光,带来寒气阵阵。观灯的开阳城乡民,对着舞龙队点放爆仗、燃放烟花,又用手举的松油火把迅速点燃龙头龙身的香火,大家你呼我应,你喊我叫,一派喜气洋洋的闹腾。远远望去,龙的身上就仿佛串连着美丽的珊瑚和闪烁着琥珀般的光芒,琉璃般争奇斗艳、流光溢彩。“金溪春来淑气催,千山爆竹如轰雷。潭底老龙睡始觉,乘云飞出溪之隈。目睛烈炬口喷焰,鳞甲电光时闪闪。串得珊瑚遍地缠,碎将琥珀浑身点。琥珀珊瑚总斗奇,环围步障映琉璃。迸开火齐难为斛,掷下鸟号讵可持。”诗人张勃仅用廖廖数笔,即点染出了元宵节开化舞龙灯出场时的威猛气势和现场热烈的气氛。

  紧接着,诗人就对开阳城舞龙灯的手工技艺以及舞龙技巧作了淋漓细致地刻画:“又似长虹横万丈,夭矫空中任偃仰。丙丁童子不敢骑,钱塘君长殊相像。狰狞飞舞复盘旋,势涌鲸鲵赴百川,鳌背氤氲腾紫雾,蜃楼飘缈袅红烟。灿烂能输鹊鉴辉,矶头犹怪然犀涎,又如岳家常山蛇,纵合阵图排六花。”高山月明,皓月当空,此刻正是舞龙灯的高潮时候,只见一条长长的舞龙灯队伍,自北面昂首而来,犹如一道闪亮的彩虹。火龙一路上飞奔狂舞,矫健的身躯,上下翻腾,腾云驾雾,气势磅礴。舞龙者大都放开手脚,做出各种优美姿态,龙灯亦跟着时起时伏,时仰时偃,时卷时舒,时而左右滚动,时而上下翻腾,时而昂首冲天,时而盘旋飞舞。龙头亦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一会儿是长蛇排阵,一会儿是旋转飞舞。其行势如大鲵与长鲸,在大海中劈波斩浪,濯浪追逐。舞龙灯的队形与套式更是名目繁多、变化万端,有“蟠龙昂首”“龙身入肚”“懒龙洗炼”“九曲弯身”“头翅尾扣”“龙头咬尾”等,仿佛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布兵演阵,一会儿拉长如一字长蛇阵,一会儿散开又成六合阵图,真可谓分分合合,卷卷舒舒,奥妙无穷。现场亦真可谓是“氤氲腾紫雾、飘缈袅红烟、灿烂能鉴辉。”

  写到这里,诗人似乎余兴还未尽,张勃笔锋一转:“照水一行惊宿骛,绕城十里乱栖鸦,宿骛栖鸦飞不去,鸣金伐鼓天将曙。”开阳城元宵节舞龙灯的队伍沿街边走边舞,过学宫,出东门,沿金溪从南向北返归钟山龙潭,一路上惊得鹊飞鸦噪,如此热闹的场面,不仅观灯的乡民舍不得离去,就连被惊醒的鸟雀也不愿意飞走。但是此时已近天明了,观灯的人群不得不提着灯笼,打着火把,怀着各自的满足和喜悦的心情逐渐散去。此时远远望去,就如春星四散、流丹飞动,就像诗人诗中描述的那样:“须臾散似荡春星,纷彩流丹知几处。神龙昂然还绛霄,岁岁能将玉烛调。”

  从诗中描述的内容,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出开化县在明代以前,舞龙就是从钟山脚下、龙潭之畔开始的。舞龙队伍自北向南沿街舞动,过钟秀门,关帝庙,到县署衙门前集中,荷花塘边的宽阔广场地带即为古代开化元宵节舞龙灯表演的闹市中心。

  元宵舞龙灯闹过后,“金溪父老笑绝倒,家家多唱太平谣”。开阳城百姓狂欢后个个心满意足,心中充满了对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祝福。开阳城百姓人人期盼岁岁有龙灯,家家有灯笼、年年有欢乐。这也许就是他们对来年生活的最美好期盼吧。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2022-02-15 2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