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寻访“桃花源”

麻坞村口 余志明 摄
石川 余志明 摄

  汤学敏

  马金岭古道从石柱村的塘边店向东分叉,连接石川村的千米古道。这一连,竟连出了一个桃花源般的大峡谷。

  这就是麻坞村。如今的205国道石柱桥对面,剑石崖与剑石坞之间,百米宽的狭口,被一块荒地与溪流占去大半空间。仅容一个多车位的通村公路,启程了长达五公里的曲径通幽。

  这是白际山脉往南分支后,形成的低山多谷为特征的秘境。我们从秘境最深处的横坑自然村缘路外行,沿途探幽,竟看到许多蕴含了神话故事的诱人景色和旖旎风光。

  横坑源头石门里的斩龙桥,水口外的龙爪石,两处胜景都与天师战恶龙的故事相关;村后的来龙山,一条通往官台直抵大龙的山涧古道,穿行于遮天蔽日的古木丛林;横坑源头的几十户人家组成一个小小村落,密密麻麻地环拥在山水之间;村口的两棵大叶枫小叶枫,如情侣般地相对守望了几百年;石崖娘碓,际底瀑布,老虎洞,一景一传说,一处一胜景。麻坞的焦岭古道,迄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一千多米的过岗石阶。

  麻坞村地域面积较大,有12.35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曾经的塘坞乡,大大小小山坞不计其数,一条小溪贯穿全境,故有“三十里山溪”之誉。

  在与老人的闲聊中我们得知,张氏祖先仲九公,最早发现了这处宝地。明永乐初年,他带领族人,自马金塘口迁居,越八代。明宣德年间,因山洪暴发,迁居石川。之后,湛川汪氏,高坪余氏、马金姚氏、霞山郑氏、塘坞胡氏和马金戴氏等族为避战乱,尤其是,江西上饶的王浩八农民起义之难,逃入麻坞。迁徙过程竟然贯穿了明代169年。

  迁居麻坞六百多年,这个村的人口已达1000多人,尽管人均不足七分地,但林地一直保持在17000多亩高位。

  郁郁葱葱的山林,成为了历代麻坞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大依仗。上世纪70年代,村里因势利导,办起了林牧场,采种育苗、植树造林,发展养殖业、培育香菇木耳,成为全县村级林场的标兵。2010年后,村民郑守文等人组建开化县共富油茶专业合作社,流转低山缓坡,发展千亩油茶。

  在麻坞村,接近一半的山林被划为了公益林,而全村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20余株。

  走出横坑自然村狭谷,豁然平旷的土地上,有农人躬身事田。联想入村时“初极狭,才通人”的谷口,看到眼前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们突然发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竟然与麻坞村有着惊人的相似。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际底自然村一处面积不大的晒坦里,七八位老人正悠闲地暖着太阳,一条黄狗,懒洋洋地趴卧在他们的跟前。

  于是,我们情不自禁地上前攀谈了起来:“大爷,您今年多少岁了?”大爷回道:“78(岁)了。”又问老媪:“奶奶,那您呢?”老媪答曰:“86(岁)了,很幸福!”我们接着往下问道:“看上去,你们身体都很好,日子过得还好吧?”一位年届耄耋的老人,口齿清晰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现在国家好,政策好,有钱用,家里条件也很好,什么都好,吃的用的都有,60多岁都拿钱了,国家好。”说完,他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虽说只有寥寥数语,但句句话语,情真意切。

  “麻坞人是多么悠闲安逸啊!”同行的石川人张义宏羡慕之余,话锋一转:“石川人虽然没有麻坞人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勤劳朴实、乐观向上。”说完,他便执拗地拉着我的手,非让我们去石川看看。

  石川,土话叫“察幪耸”,音译过来,“察”就是石;“幪”,意指覆盖和庇护;“耸”就是床。汉字读音,就是石幪床。富于想像的石川人,把世代生存的这方土地比作“石崖屏护之下的床”。在如床之地上繁衍生息,借喻族兴人旺。

  说起本村村情,张义宏如数家珍。他说,麻坞与石川两大村落,民国时期曾为一个村落,名叫石源联合村。过去不通公路,仅有的一条穿村过岗的古道,蜿延数里,不见人烟,外人很难发现麻坞秘境。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石川村是麻坞村的门户。

  他侃侃而谈,“石川村是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村庄,你看,这个南边,有牛峰墩岗遮挡,北边有龙脉山、剑石坞以及剑石崖这些山阻拦。村后是‘三千八百丘’梯田,有龙潭、天池、老虎石、黄巢坪等优美的自然景观。”

  包括张义宏在内,石川人的乐观主义态度,是从艰难的生活环境中造就的。根据《浙江省区域地质志》的断裂构造划分原则,石川村处于浙江最西部的杨林下庄村,至马金镇石柱村大断裂的末端,所以这里的山体瘦削、怪石嶙峋,风化石比较多,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比较恶劣。

  石川人引以自豪的“三千八百丘”,就是他们抗争环境、改造自然的真实写照。元代开始,金、胡、郑、江、张等族渐次迁居后,这些氏族就对村后山坡进行了开垦,他们用碎落遍野的花岗岩石砌成田埂,依照等高线,逐层造地,累年不辍。及至林木茂密处,造出200多亩梯田,才戛然而止。

  而在村落里,他们以树固土,保护了如槐木、樟木、枫木、榆木等36株2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这在周边极其少见。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古老的生存哲学,在石川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分叉于塘边店的石川古道,在梯田与水田之间分界,在村庄内延伸,然后顺坡就势,过山岗接麻坞,一不毁林二不侵田。

  这是一条最能触动乡愁的石砌古道。立于村口,建造在古道中央的云灵庙,以前亭后寺形制呈现,古朴而又素雅,那是清康熙初年(1662一1670)造庙,光绪年间(1875一1908)建亭,意图供民祈福,避雨纳凉憩息的惠民之地。

  新的进村路口,醒目地耸立着“红色文化特色村”的碑石。

  张义宏说:“这是为了彪炳张春娜游击队的历史功绩而授予石川村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春娜组建了有200多人组成的红军游击队,他们辗转浙皖赣边区,打土豪分田地,还为闽浙赣苏区输送食盐、日常生活用品、医药用品等物资,威震浙皖赣三边。”

  张春娜是石川人,他在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中,较早地接受了革命思想。1933年开始,他组织贫农开展武装斗争,还分别在石川、麻坞建立了三个党支部。1935年1月10日,北上抗日受阻的红十军团刚从茶山回撤时,在开化大龙村与国民党军第49师21旅遭遇。刘智先率领的红军侦察连,受命完成大龙山阻击任务后,与红军主力失去了联系。张春娜闻讯后,立即赶往接应,引领他们沿官台古道,绕道麻坞,抵达山坑,正式编入张春娜游击队,成为了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的重要武装力量。

  光阴如烟消散,红色基因一脉相承。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开启了一个时代思想解放的闸门,也启幕了中国改革开放。而修改、编辑、发表这篇文章的人中,就有石川人,时任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版的负责人、高级编辑张义德。

  古道的价值,往往不啻于它几百年一成不变地连接着麻坞与石川两个村落,更多的还是发生在古道上的,那些直抵心灵、浸润人心的故事。就像我们访问过的麻坞和石川,正在建设的文化礼堂,是老祠堂的优化新生,两个村人全新的精神文化殿堂。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构想的桃花源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乌托邦社会,是愤世嫉俗的情感宣泄。他不敢面对现实,更不可能预见千年后的浙西地区,会有一个在红色传承下,获得绿色发展的世外桃源!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寻访“桃花源” 2021-10-13 2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