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理论与实践

学习新思想,助推“示范窗口”建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县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论征文活动,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出系列理论文章,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近日,征文活动获奖名单揭晓。现刊发部分优秀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对标“重要窗口”担当

  讲好开化“两山”故事

  县委党校 郑竹沁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讲话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新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化县按照总书记的嘱托,牢牢守住生态底线,紧紧盯住绿色发展,立足于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资源,不断打造绿色发展增长极。今天的开化,天蓝水碧、山清林秀,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钱江源头,鱼翔浅底,游人如织;根宫佛国,摩肩擦踵,欣欣向荣;星级饭店,高朋满座,供不应求。这种景象,开化曾经不敢想,不会想,但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都变成了现实。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开化的实践通道。走进金星村,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缓缓流淌,一座座整洁干净的民宿鳞次栉比。随着村子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村里开起民宿,一年收入个十万二十万甚至几十万都不成问题。在这些民宿里,有一位80岁的老奶奶,她的名字叫刘玉兰。她总是跟游客讲起2006年8月16日,习近平来到金星村看望她的情景。那时习近平还是浙江省委书记,他时刻牵挂着老区开化的发展。在刘奶奶家里,总书记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看到老人家里有无花果,他鼓励他们种植无花果,进而实现绿色致富。老人没有忘记总书记的嘱托,而今老人的大儿子已经种植无花果两千多亩,并把无花果进一步深加工,真正实现了依靠一个小小无花果发家致富,同时也带动了村里其他人,通过种植无花果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对于开化这样的山区而言,生态优势比较突出,经济相对后发,主要任务就是加快生态创优,打造绿水青山新优势,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走近芳林村,能看到沿溪种植了千亩荷塘,一到盛夏,旅游团队和赛事活动络绎不绝。该村探索出一条“荷花+田鲤+莲子酒”绿色发展模式,围绕千亩荷塘,发展田鲤养殖、莲子酿酒、赏荷旅游等产业,开发荷叶茶、莲心茶、莲蓬干等荷花衍生品,拉长细化荷花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出“荷漾芳林”特色村庄品牌。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欠债村”向“富裕村”的华丽蜕变。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回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化县的发展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借助生态优势,开化摆脱了长期制约县城发展的工业少、发展慢的难题,不仅在物质文明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居民素质也有了极大提高。如今的开化,“衢州有礼”深入人心,文明礼让、遵纪守法成为每个居民的行动自觉,讲究卫生、干净整洁成为每个居民的日常习惯。

  当然,绿色发展并不是排斥工业,一点也不要工业。对开化而言,接下去要继续做好的,除了进一步借助生态优势把全域旅游发展的更好,还要持续深挖绿色资源,把藏在大山里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农业第二产业;同时,也要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一批生态环保、低能耗、产值高的生态环保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在这一点上,开化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多做治山理水的、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变生态为财富,变绿色为收入,开化的老百姓钱袋子才能越来越鼓,开化县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总书记说“开化是个好地方”,这是鼓舞更是鞭策!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勇气,想尽办法,竭尽全力,打开思路,开拓新路,不断开创开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的新局面!

  体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

  “人民至上”

  县交通运输局 邹平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公路部门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感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忠贞不渝”的赤诚深情,始终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造福于人民。

  始终牢记“蹉跎莫遣韶夫志”,为民的初心不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公路部门紧紧围绕“初心为民、匠心筑路”党建品牌打造,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打造“美丽公路”,着眼扩大城乡协调优势,着力提高城乡公路一体化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公路出行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公路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服从号令、全员扑上,广泛发动依靠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

  始终谨记“撸起袖子加油干”,担当的决心不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修路难,敢于攻坚就不难。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决胜年,得益于历届公路部门班子打牢的基础,交通瓶颈不断打通,农村公路实现了从通到畅,通过“乡村康庄工程”“联网公路建设””“通村公路建设”等工程,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继而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农村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的“双百”目标,通过守好发展和生态的底线,铺好连通生态之美、民生之惠的大小路,开启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线,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村道为补充”的交通网路构筑。通过撸袖实干,让百姓真正看到交通变化、公路发展,我们也依然葆有公路的担当、依然保持造福百姓的为民情怀。

  始终铭记“绝知此事要躬行”,求实的静心不能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949年党中央决定从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启程“进京赶考”,接受人民的考验,72年悠悠岁月,沧桑巨变,但“赶考精神”历久弥坚。公路部门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16公里。从最初注重造路,到现如今造路、造景与富民强村齐头并进,转变的是发展观念,不变的是公路人一个“人在路上、路在心中”的拳拳为民心。2018年“四好农村路”实施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殷殷嘱托及上级领导指示要求,以修筑百姓“幸福路”“致富路”为目标,以通畅、安全、便捷、美丽为重点,抓项目、美路况、强管理、优运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解决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强力推进“建管养运”一体化,打造美丽公路升级版。着眼扩大开化生态优势,掀起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高潮,持续放大“美丽公路+”“乡村旅游”“体育赛事”“康体养生”带动效应,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让群众尽享公路发展红利释放,实现“建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发展理念。

  全面从严治党征途上

  亮丽的纪检“风景”

  县纪委 叶田芳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八年来,为了持之以恒抓牢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风向标,我们保持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定力、秉承着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决心、恪守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疫情突袭而来,全国人民同心抗“疫”;这一年,机遇挑战并存,大家积极谋求发展;这一年,任务艰巨繁重,举国上下戮力同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今年尤其要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加强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尽锐出战、善作善成。因此在纪检监察这条道路上,总有人在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总有人在为海晏河清执着守护,总有人在为决战决胜风雨兼程。

  铁面无私扫蠹虫,忠心赤胆捍旗红。目前,“四风”顽疾仍树倒根存,“顶风作案”者为数不少。仍能看到部分干部工作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仍能看到逢年过节少数干部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等。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问题严查快处、决不放过;聚焦重点对象、重点部位环节强化监督检查,找准“靶子”、查清“病灶”,持之以恒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现在廉节清风常态长效,专项监督有序推进,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切实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正风反腐,涓流莫轻。“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因此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要强化群众观念、增强公仆意识,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你们家被定为C级危房,翻修的补助金领到了吗?”“有没有村干部直接承包你们村工程的情况?”“村集体的资金使用情况在公告栏粘贴了吗?”聚焦扶贫民生、村级工程项目、集体三资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一遍遍提问,一次次督查,一项项查处,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队伍权力大、任务重,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围猎”的重点对象。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应有“出深山”的深厚底蕴、“若等闲”的从容不迫、“浑不怕”的英雄气概、“留清白”的高尚气节,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无止境,在反腐败的征途上,要坚持问题导向,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者,以“越是艰险越往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抓下去,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构筑起一道亮丽的“纪检”风景。


今日开化 理论与实践 00003 学习新思想,助推“示范窗口”建设 2020-12-18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