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悦读

临窗听雨思流年

  林圣艳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大抵还是平凡的,经历岁月洗礼,尝尽人生百味。然而,刘高汉先生的一生,却更似一场戏,一阙词,一首诗。从戏剧创作,到诗词歌赋;从各类志书的编撰,到历史文化的研究,他的诗情、才情、性情全溢于纸上,令人钦佩。

  我很幸运与他相识在文学聚会上,之后更有幸与他共事了几年。他高古、睿智、包容,是我的恩师,亦是我的益友。这次,他将自己所著的一些文章整理成书,取名《临窗集》, 并嘱我作序,我有些惶恐,深知其情意,又怎能辜负。

  这是一本近十五万字组成的合集,由杂著篇、故事篇和诗联篇组成,是一本融史料性、知识性、故事性于一体的读本,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史和百科全书。

  刘老从退休以来,专注对开化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这不仅是一老文化人对家乡水土难以割舍的情怀,也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更是对开化历史文化做出的解读与思考,并将这种历史认知和文化体验化成了生动的书写符号,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开化地名由来的探究,到古村落的人文足迹,细说着历史悠长;从名人说事到地方文化,镌刻着历史遗落的印迹;从古老传承到说时依旧,辨证了一场场与时空的对话,历久而弥新。在这些文章里,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历尽艰辛觅得足下这方土地,他们从远古走来,鲜活在我们面前,他们的故事生生不息,文明薪火相传。让我们在审视过去的同时,更加重视现实存在的意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一方文化,积淀于民间和社会的民俗文化,保留着历史演进,乡村发展的生动印迹。这山这水、那人那事、物质与非物质的,以故事形式呈现时,渲染出的不仅是生动形象,还有内心产生的震撼和敬畏。一道菜的故事,一个地名的传说,一座古迹的由来,讲述着正义与美好,曲折与传奇。这些故事为开化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也为开化历史文化的衍生、演变和发展作出积极的探索。

  集中的诗词是刘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一生他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命运的多舛与百转千回,让我们在他的文字里,看到了他接纳世事的从容,更读懂了他的执着与深邃。从六十年代开始的“风雨征途逐浪舟”到下乡劳动改造的“独占清风抱月眠”,内心的荒凉与辽阔,且以“清茶代酒话生平”。读书、访友、赏花、听雨、望月,即情即景,在他的诗文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临窗的“少年郎”,你是否还依旧思流年?

  看其文章,读其一生。夜深人静,月明星疏,在翻阅这本书稿时,我竟落下泪来。虽是风雨剥尽旧时颜,却是一腔碧血写春秋。感山水之奇绝,悟天地之幻化,叹岁月之沧桑,抒人间之情怀,诗文歌赋、传记题铭、人文故事,杂文集锦,或浓墨重彩、或情真意切。在笔墨间,氤氲往事沉浮,旖旎岁月流年,字里行间,都是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深情注视。

  刘老出版的作品无数,而这本《临窗集》是承载他一生的心路历程和创作积累,见证了他独具个性的性情与豁达心态。时空虽变幻,岁月虽蹉跎,而关于历史,关于记忆,关于生活,关于情感,却根植与心。它不仅是一本寻踪历史、盘点遗迹、延续文脉、服务现实的文化书籍,更是一种精神标识,一种文化传承。

  既是如此,我们不妨在这跨越时空的纬度里,放慢脚步,悉心品味;不妨从内心抽出一丝宁静,临窗、听雨、思流年。


今日开化 金溪悦读 00003 临窗听雨思流年 2019-07-05 2 2019年07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