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溪文苑

端午怀想

  张蓓

  阵阵粽香,又飘满山城,敲醒了我儿时的记忆。记得那时,我总会唱着这样一首童谣:“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香满堂;五彩线,手上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端阳。时至今日,过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习俗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有说纪念屈原的、有说纪念伍子胥的、有说纪念曹娥的。还有起源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说等。

  以上各说,各其本源。但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和《端午地历史教育》等著作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论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感人诗歌,已经广泛地深入人心,故而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吃粽子为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为深广。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一直到今天,每年的五月初,山城开化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箬叶、包粽子。我婆婆就是其中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了,在端午来临的这几日,仍然念叨着要包几个粽子给孙子吃。几天前就浸润了箬叶、酱制了五花肉、买来了新鲜的糯米浸泡,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细细包裹和静静等待,她老人家小小的厨房里飘出了一股淡淡的粽香。

  前年端午前夕,儿子紧张备战高考,我母亲在端午节特别包了鲜肉、红枣粽给我儿子吃,因为枣粽、枣粽,意为“早中“谐音。在古代,读书的孩子是一定要吃枣粽的,吃了枣粽可以“早中状元”,这是要讨个吉利彩头啊!

  我外婆也是一个包粽子的高手。离开我们都已经20年了,然而岁月留痕,她留在我幼小心中的粽香,却一点都没有随着时间远去,反而随着我年岁的增长愈加珍贵、美好。外婆包的粽子形状有三角形、长形,馅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芋艿、酸菜、红枣、板栗等等。但是,“盘斗九子粽,甄擎五云浆”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她最拿手的还是包“九子粽”。 “九子粽”从小到大串成一串,用九种不同颜色的线捆扎而成,中间的那只母粽像极了一只老母鸡,领着旁边的八只小鸡在嬉戏、觅寻。“九子粽”由下往上粽子的大小逐一增大,高高挂在梁坊上,像一只风铃,非常精巧漂亮、充满趣味。小时外婆常把“九子粽”当作端午礼物赠送给我,带给我节日里特别的惊喜。

  元稹《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稷,香粳白玉团。”宋代杨五咎在《齐天乐·端午》中有:“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便钗袅朱苻,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每一句诗都倾注了诗人的端午情节。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诗人谢墉的这首《粽子》写得可谓形象生动,让我不仅感叹,吃粽子是一种快乐,裹粽子更是一种快乐。

  “二月春风送嫩寒,空新角黍早登盘;摘来半户青箬叶,香里晶莹玉一团。”张春华的这首诗写得朴实,农户们用自家种的箬叶裹粽子吃,粽子虽不如达官显贵们的豪华,但是吃起来却有一股浓浓的亲情和“家”的味道。

  “粽包分两髻,艾束粽危冠。”端午吃粽子的乐趣不止是吃,把粽子分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着粽子,嘴角还黏着几粒糯米,这时候自己再品尝一只粽子,便会觉得更加美味了。“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这是端午节的真谛啊!一个人不论身在何方,也不论生活如何,在端午这个节日里,人人都要吃上一只粽子,喝上一杯黄酒,然后充满希望地投入到生活当中去,就像几千年前的屈原那样,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一往无前……


今日开化 金溪文苑 00003 端午怀想 2019-06-05 2 2019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