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开化
菖蒲村网格比孝 推进孝文化建设
本报讯 (记者 方晓璐 通讯员 张雯) 3月26日是林山乡菖蒲村村民郑丽担任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的第一天。一大早,她便打开文化礼堂会议室的大门,摆正桌椅、打扫卫生,开启忙碌的一天。“郑丽是我们去年通过网格比孝评出的‘最美菖蒲人’,考虑到她家庭经济困难又需要就近照顾生病的养父,村里便为她安排了这个岗位。”菖蒲村村委会主任方承岗相告。
32年前,出生20天的郑丽被菖蒲村夏川自然村的郑家收养,由郑家姐妹抚养长大。养父郑贤法患有智力残疾,一生都未娶妻。幸而养父在本地一家工厂上班,一个月有1500元收入,生活起居由其兄弟姐妹帮忙照料,郑丽可以安心地在杭州打工。
然而,2017年10月的一天,养父上班时受了伤,郑丽接到消息后,当天便请假赶回了家,带着养父前往衢州治疗。养父伤好后,郑丽返回杭州上班,但却经常接到养父的电话,告诉她自己身体不舒服。放不下心的郑丽干脆辞职回家,带着养父辗转前往杭州、西安等地就医。2018年2月,郑贤法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手术过后,养父的身体大不如前。冬天怕养父冷着,郑丽便买了暖气片放到养父的卧室里;养父有银屑病,理发店不敢帮他剃头,她就买了理发工具,亲自帮他理发刮胡子;怕养父忧心难过,她便一直瞒着病情。去年,养父病情反反复复,住了6次院,每一次,她都贴心陪护。为了给养父治病,郑丽花光了准备在丈夫河南老家买学区房的积蓄。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养父,一双儿女也放在河南,由婆婆一人照顾……
“尽管生活这么困难,但郑丽却从未寻求村里和民政部门的帮助,这让我们很感动。”夏川自然村网格党小组长方承岗告诉记者,这一感人事迹是去年他和网格员赖爱珠在村里走访时发现的。村里通过“网格比孝四步工作法”将郑丽评选为“最美菖蒲人”,并在村晚上进行公开表彰。
据悉,“网格比孝四步工作法”是林山乡深入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即网格员通过走访农户,挖掘孝老典型;每月召开党小组会议,对子女孝亲行为进行评议;召开乡风评议会,由乡风评议会成员进行再评议;最后召开党支部会议,评定出最终结果。被评为正面典型的村民,可在入党、招工、慰问等方面享有优先权。网格员、党员本人所在家庭,以及所联系家庭的孝亲情况,将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列入先锋指数考评和竞选村干部的必要条件,反面典型则予以一票否决。比孝结果在村情公开栏等公众场所进行公示,进一步推进孝文化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