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视点

魏辅文院士寄语钱江源国家公园:

黑麂,一种堪与大熊猫媲美的中国特有动物

24日早晨七时,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24公顷大样地,三位院士(右一:裴刚院士 右二:陈晔光院士 右三:魏辅文院士)不时从斜横的树干中钻进钻出,不断跨过一截又一截长满青苔的腐木,大家情不自禁为这片原始森林所感动,不约而同举起拳头,同声齐呼:钱江源国家公园,加油!
这是一段处于深山、长满青苔、陷入沉寂的小桥。这天,三位院士同时走过,小桥顿时有了灵气。不知在谁的提议下,“院士桥”成功命名,三院士欣然合影。
“刚才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我们再来一次吧!”魏辅文院士接受采访的态度认真至极,先后二次上镜,仿佛这也是一项科学研究。

  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主要从事大熊猫、小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他先后于2018年11月、2019年3月两次来到钱江源国家公园考察访问,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3月25日,钱江源国家公园“魏辅文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落户揭牌,魏辅文院士亲自撰文,指明黑麂是一种堪与大熊猫媲美的中国特有动物,对钱江源国家公园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今后三年,魏辅文院士和他的团队将在钱江源国家公园开展一系列与黒麂有关的科学研究。让我们和院士一起,揭开黒麂这种神秘动物的前世今生!

  钱江源国家公园考察有感

  2018年和2019年,我先后两次对坐落于我国东部的钱江源国家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公园的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并与开化县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相关人员等进行了交谈,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第一、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镶嵌在中国东部长三角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的一片绿洲。它是浙江人民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是浙江人民的水塔和氧吧,维系着浙江人民乃至长三角地区广大人民的健康福祉,建设好钱江源国家公园具有重大的生态与社会意义。

  第二、钱江源国家公园是开展生物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区内保存完好的原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过长期演化,造就了其独特的动物和植物区系,特别是区内生活着的一种堪与大熊猫媲美的中国特有动物——黑麂。大熊猫因其特化的食性(以竹子食)而闻名,而黑麂也因其染色体数目稀少且雌雄各异(雌性8条、雄性9条)而奇特,是研究哺乳动物染色体演化的天然实验动物,也必将因此而为世人熟知。建设好钱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好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第三、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国家公园试点的先行者和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的践行者和排头兵。其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如社区共管、跨省合作保护等将为如何构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公园提供重要的经验,建设好钱江源国家公园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祝愿钱江源国家公园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9年3月25日晚21:10写于CA1888航班)

  黑麂——最为珍贵的麂类

  诗圣杜甫写过一首《麂》:“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说苑》亦曰:“鹿生于山,命悬于庖厨。”

  麂,说白了就是一种体型比较小的鹿,南方山林中比较常见。麂生长清溪间,整日奔跳自得,不料偶然失足,一舆之误,遂成永别,已列庖馔之数也。衣冠乃食肉者,盗贼即捕兽者。衣冠盗贼为口腹之欲,而戕命于斯须。

  中国共有三种麂: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黑麂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特有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濒危等级列为易危。

  黑麂属于鹿科、麂属,但是在鹿科动物中,长相最是诡异:脸蛋小巧可爱,大眼睛水汪汪的,可是嘴角却会露出一截恐怖的尖牙,从上颚延伸出来,好像吸血鬼一般;头顶长有淡黄色的长毛,有时能把两只短角遮住,有点像洗吹剪里的“非主流”。

  黑麂尾巴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是黑色,外面包着一圈纯白的毛,十分显眼。虽然是食草动物,但也曾在它的胃内发现过一些碎肉块,表明它偶尔也吃动物性食物,这在鹿类动物中还是绝无仅有的。

  黑麂十分胆小,大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常在大树根下或在石洞中休息,稍有响动立刻跑入灌木丛中隐藏起来。觅食的时候每啃几口青草或树叶就要抬起头来尖着耳朵倾听,一发现可疑迹象,立即逃之夭夭。它的嗅觉也很灵敏,能远远地分辨出深藏潜伏的敌人,即使人发现了它,也难于接近,只有悄悄迂回到它的下风口去,才能让其嗅觉无能为力。但即便蹑脚蹑手接近它,无意中踩断的枯枝也会被它的听觉捕获。

  也许是因为黑麂长相平平,跟梅花鹿、麋鹿、长颈鹿相比,没那么有特征,更不如国宝大熊猫那么萌,引不起公众的注意力。与象征美丽、柔顺、长寿的鹿相比,麂在中国文化中远没有赢得人们的喜爱。

  然而这“麂”字毕竟与鹿有些相似。同是食草动物,同样有山泉般明亮柔顺的眼睛,同样有优美的流线型身体,麻黄的毛虽然泛不出多少名贵的气质,但至少也不那么令人讨厌。明亮的双眼,多少也能令人生出些怜惜之情。

  黑麂是中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分布范围十分狭小,主要生活在中国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部和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区,共4省39县7.6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其中野生的黑麂以浙西和皖南为主要中心,总数仅有5000-8000只,数量远远少于梅花鹿、麋鹿这些我们熟悉的鹿类。而钱江源国家公园内有500-800只黑鹿,约占全球数量的10%,是我国最大的野生黑麂栖息地。

  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实施,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麂子,任何猎捕麂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但愿这山间精灵,不再落入饕餮之徒、衣冠盗贼手中。

  朱寅/文


今日开化 今日视点 00004 黑麂,一种堪与大熊猫媲美的中国特有动物 2019-03-28 2 2019年03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