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镇联盟村:
“公园+”让村庄“灵动”起来
本报讯 (通讯员 方争游 余飞军) 6月4日,笔者在华埠镇联盟村公园看到,村民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观看畲族文化墙……好不乐哉!村党支部书记陆燕告诉笔者,该公园面积1000余平方米,虽然不大,但却有特色、有文化、有品位。
联盟村是少数民族畲族村,也是新安江水库移民村。2011年,由联盟、童家、息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人口1263人,农户394户。据陆燕介绍,近年来,联盟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拆旱厕、建公厕、建沼气、道路硬化、亮化等新农村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但总感觉村庄品位不高,还缺少一点灵气。
实际上联盟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十分丰富的,有着移民文化和畲族文化等。“如果把这些特色文化融入村庄,村庄自然就会灵动起来。”村两委干部想着,若把这些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出来,就需要有个平台。为此,去年,在争取财政项目的支持下,村两委干部充分征求意见,决定在中心村童家自然村,建一个美丽公园,并做足文化文章,以此来提升村庄品位。
于是,一系类“公园+”文化应运而生了。“公园+移民文化”,即依托公园休闲长廊,设置移民文化展板专区,反映移民的历程和前后生活状况;“公园+畲族文化”,即在公园外墙17省道旁,建一条畲族文化彩绘墙;“公园+红色文化”,即在公园和健身场之间的小河旁,建一条“小桥流水”韵味之美的休闲长廊,并与党建文化相结合,设置红色展板专区,村民和游客在长廊休憩时,可以了解村党支部党员的基本情况和“十九大”精神等党建文化知识。
“现在每天都有村民和游客到公园游玩,特别是晚上,村里的姐妹们会聚集到公园跳起广场舞,小山村一下子热闹起来。”村主任周志文说,文化能提高村庄的品位,在公园里注入文化元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村庄有了灵气,村民有了精气神。下一步,村里计划在公园的对面,建造全县首个畲族及移民文化展示中心,振兴新时代文明传习,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