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问候
![]() |
我愿早日学成归来 建设钱江源“大花园” 姓名:汪意翀 年龄:22岁 籍贯:芹阳办事处山甸村 现所在地:浙江宁波 职业:在校大学生 2015年,高考结束后,汪意翀如愿从开化中学考入了浙江万里学院新闻系。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开化的汪意翀表示,初到宁波,她觉得宁波的优势比开化多很多,可是随着开化城乡环境面貌和交通等城市功能设施的巨变,这种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开化有很多让宁波等大城市羡慕的优势。“开化一直都在进步。”汪意翀笑着说,第一次在宁波听到外地人对开化的好评是出自一位滴滴车师傅。“他说开化空气真的很好,宁波和开化没法比。”她说她的外地朋友,刚开始都不知道开化在哪里。可是后来,跟她呆得久了居然慢慢喜欢上了开化,每次都让她带开化气糕等美食回校。有几位来过开化的同学还表示以后要到开化来养老!” “从开化走出去的都是开化的代言人,开化的山水,热情的人民,都是最好的名片。”汪意翀说,她见证了开化一年年的快速发展,特别为自己是开化人而自豪。现在,正准备考研的她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学有所成,早日回归家乡,为建设钱江源“大花园”出一份力。 记者 胡萍 |
![]() |
祝愿开化明天更加美好 姓名:余姣英 年龄:35岁 籍贯:大溪边乡 现所在地:浙江杭州 职业:浙江华立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这两年开化的发展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作一名在外的开化人,更是切身体会了开化在外的影响力。2017年,在央视上能经常看到开化的变化,作为开化的一份子,我感到非常亲切和自豪。” 从余姣英的口中,记者感受了她那满满的自豪感。她说记忆中开化除了山还是山,但正是这些巍峨的大山孕育了开化人纯朴善良、勤劳坚韧、勇于开拓的品格。“现在这满眼的绿水青山,正是我们开化最大的优势。” 余姣英告诉记者,自从读大学后,回家的时间就少了,但只要有时间还是会经常带着家人回开化。“虽然久居外地,但我经常通过开化新闻网及亲朋好友微信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因为那里有我美好的童年记忆,有我最喜欢的特色美食,像气糕、腊肉、辣椒酱等,每次到老家都要装上满满的一车带回杭州”。余姣英表示,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风貌。在新的一年里,她将会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推广开化,为建设钱江源“大花园”献一份力。同时,也衷心祝愿开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家乡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记者 余红军 |
![]() |
一颗游子之心最惦记的是家乡 姓名:汪成 年龄:24岁 籍贯:华埠镇旭日村 现所在地:浙江绍兴 职业: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区)绍兴市城市经理 2016年大学毕业后,汪成就职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销售成长为现在的城市经理。现在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新市场的开拓,招商工作,餐饮渠道的开发;对公司的政策、制度、策略、促销活动落实执行实施,市场氛围营造;对所辖区域内经销商和终端网点的管理以及区域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及与省公司的沟通衔接。 在外地工作的汪成拥有一颗游子的心,虽身在他乡,但天天都通过“开化发布”“开化新闻网”微信公众号了解开化的点滴变化。汪成的工作比较繁忙,平时回家的次数并不多,他总是盼望假期、盼望过年。2017年开化通了火车,虽然绍兴到开化暂时还没有直达火车,但是他已经买好了春节回家换乘的票。开化这几年的发展让他一个在外游子感觉很骄傲,也让他有了回开化发展的打算。新的一年,汪成希望,家乡能基于现有优势,实现经济的绿色与和谐发展;家乡人民能生活富足,平安和乐。 记者 徐梦雨 |
![]() |
希望打造一个销售 开化土特产的互联网平台 姓名:余飞雄 年龄:39岁 籍贯:林山乡菖蒲村 现所在地:广东深圳 职业:深圳市中天仁实业有限公司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 余飞雄,一个手机业界的“老兵”,从2003年在衢州做手机批发生意开始至今已有15年了。在手机批发作业中小有成绩之后,他回到开化创办了第一家手机零售实体店。白手起家的人往往具有两个特质,坚持和不安于现状。当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有可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可能性后,他果断地南下深圳创办公司,继续从事手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2015年,余飞雄加入深圳市中天仁实业有限公司,担任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主导并推动了公司与飞利浦、科大讯飞等公司的深度合作。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虽然身在外地,但我也通过亲朋好友和‘开化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关注家乡的动态。目前开化正在全力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我在电商行业做了七八年,我愿意利用自己的优势让开化土特产走出去。”余飞雄说,好产品更需要好品牌,如何将土特产重新包装,在保留“土”味儿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吃到、用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我希望打造一个基于开化本土的互联网平台,帮助开化土特产实现品牌化和市场化。我相信我们的电商平台可以成为开化的一张名片。” 记者 方晓璐 |
![]() |
祝愿家乡风景美如画 姓名:汪志鸿 年龄:48岁 籍贯:何田乡丘畈村 现所在地:浙江杭州 职业:浙江青年时报社校对部主任 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汪志鸿怀着对都市的憧憬和对新闻事业的孜孜追求,于2000年来到省城杭州,凭着过硬的文字功底和出色的新闻采编能力,叩开了团省委机关报《浙江青年报》(2001年改为《青年时报》)的大门。在《青年时报》的18年里,汪志鸿在采编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坚持做工作的“匠人”,深得报社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敬重,多次获得总编嘉奖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刚过去的2017年再次获得集团优秀个人。 汪志鸿出身贫寒农家,家乡情结浓厚,虽然身处杭州,但对家乡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自从融入杭州开化商会,从事商会内刊日常的采编工作以来,有了更多与在杭创业的乡贤接触认识和了解开化的机会。金鸡报晓,高歌喜庆新时代;苍狗迎春,捷足欢腾大作为。他说,如今日新月异的钱江源头开化正赶上好时代,全县上下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大发展大建设,一个崭新的“好地方”蓝图正徐徐展现开来。“我祝愿家乡风景美如画,家乡人民乐开花!”记者 胡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