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终端变身靓丽景观带
本报讯 (记者 郑宏亮) 12月5日,记者在芹阳办事处密赛村河段看到,岸边古木林立,绿树成荫,沿河堤修建了游步道、仿古长廊等,景致怡人。忽然间,眼前出现一处“小花园”。只见四周用栅栏围起来,地面上种上了整齐的水生植物,周边还竖立了几块信息牌。这个小花园是密赛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原先这里又脏又乱,没想到一下子变化这么大,俨然成为村里的一处新景观。”村民们说,能够实现“美丽蜕变”,得益于农污水治理打造。
近年来,我县以“治污、造景、富民”为目标,结合“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集镇建设管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领导、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农村污水终端685个,全部纳入专业运维,原本“污水靠蒸发,垃圾随风刮”的乡村大多告别了污水横流的历史。全年出水水质达标率100%,有效提升了我县出境水水质,Ⅰ、Ⅱ类出境水总体同比增加4.3%,Ⅱ类以上出水水质占比高达99%。
为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运维顺利入轨,我县制定了《集镇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在之前新农村改造中,提前规划,管网先行预埋,增大管网负荷率,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打好基础。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县全面实现同步移交,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运维无缝接轨。按照“交清质量、交明产权、交底技术、交全资料”的移交要求,县住建局、农办、环保局、各乡镇和运维服务单位落实“五方”联动机制,加快工作节奏,统筹有序推进。
“我们创新了管理模式,围绕污水管网收集、终端处理和运行监控的一体化、立体化运维目标,成立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办,配齐配强力量,建立污水监管“数字化”智能监控平台和相关考核制度,推动一体化运维进入正轨。”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相告。目前,集镇污水处理终端数字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通过分区块组建运维服务队伍,严格执行设施定期维护、进出水自主检测、数字动态监管多项制度,污水排放合规,设施运行平稳,出水水质达标。
农村治污,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今年以来,由县住建局牵头,结合省级美丽示范县创建,对美丽乡村六条精品线路中的20余处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提标改造”工作。“五水共治”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了村庄品位,充实了村庄的文化内涵,乡村美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