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惠民生
县市场监管局强力打造检验检测新高地
![]() |
县职教中心学生代表进行压力表检定实操演练 |
![]() |
进行茶叶农药残留检测 |
![]() |
硅单晶检验 |
![]() |
在“世界计量日”活动现场提供免费血压计检定 |
![]() |
压力容器现场检验 |
近年来,开化县市场监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充分认识到“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于2014年着手整合我县市场监管、农业、卫生药监等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2015年组建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开化县检验检测研究院,致力于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多方位、高质量的检验、检测、标准、培训等服务,助推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力促地方经济提质增效。
开化县检验检测研究院前身是开化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设有开化县计量检定中心、开化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化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开化工作站、衢州市荧光灯管质量检测中心和浙江省硅材料质量检验中心),是浙江省唯一一家集计量检定、食品检测、特种设备检验、硅材料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检验机构。目前开展331项检验检测项目,涉及计量器具、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硅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院资产总额604.7万元,建筑总面积6343平方米,工作人员2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以上职称5人,硕士2人。
近年来,开化县检验检测研究院借力县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依托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平台优势,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参与1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为主起草的《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片》国家标准已通过审定,这为我县加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提供稳固的质量标准支撑,有力助推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记者 胡卓姗 通讯员 杨亦周
全域搭建检验检测大平台
(一)开化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2014年初,开化县积极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组建成立县市场监管局,同时计划投资800万元全面启动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同年8月建成开化县检验检测研究院,并于2016年3月完成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开化分中心搬迁工作,开化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挂牌开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衢州市茶叶检测中心、开化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运而生。
目前,食品检测实验室面积达1200平方米,配备洁净室、生物安全室及微生物实验室、感官评定室、理化实验室、仪器分析室、样品室、药品室等功能完善的实验室,配置原装进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115台(套)先进仪器设备,仪器装备配置率达到96.6%。同时,实验室任命专职设备管理员,科学规范管理所有仪器设备,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计量检定,保持相应的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使用。
2016年11月,检测院经省质监局批准通过资质认定的产品/参数达到289项,能够对52种产品进行全项目检验,其余参数247项,其中理化项目61项、微生物项目15项、农兽药残留86项、食品添加剂项目23项、非法添加物13项,开创我县食品检验的新局面。
(二)开化县计量检定中心
实施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国家法律赋予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开化县计量检定中心作为一家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承担着我县涉及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等领域砝码、常用玻璃量器、工作压力表、血压计、电子天平等15项计量器具强检任务,为实现公平贸易、量值溯源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开化县计量检定中心共有计量检定员5名,均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今年3月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省质监局关于贯彻落实取消或停征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决定的通知》(浙质财发[2017]29号)文件,要求从2017年4月1日开始,停征强制检定收费,结合我县日益增长的计量器具强检需求,这必将引起隐性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大量出现。因此,县市场监管局研究院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加紧对氧气吸入器、酸度计等9项计量标准申请授权考核,另新建电子血压计、温湿度计等2项计量标准,预计新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000余台件,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开化县市场监管局瞄准“强服务、惠民生”这一目标“不松懈”,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持续开展民生计量检定、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民生实事宣传等工作,提升群众对计量的认识,加强群众对计量工作的了解,增强消费者主动对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社会监督意识,得到广大市民的强烈支持。
(三)浙江省硅材料质量检验中心
浙江省硅材料质量检验中心实验室总面积101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约260平方米,设有样品接收室、留样室、样品处理室、电阻率检测室、氧碳含量分析室、厚度检测室、少子寿命检测室、X射线晶向检测室、长度实验室、缺陷分析室等实验室,配备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少子寿命测试仪、多功能硅片测试系统、型号仪、定向仪和金相显微镜等先进设备35台套。
硅材料行业执行产品标准共7个,硅中心通过6个产品认证,1个参数认证,共20个大项,现有员工10人,其中硅材料行业高级工程师1人,硕士研究生1名、工程师3人,检验师2名。中心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7人,基本能满足市场检验需求。
近年来,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参与并完成1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2017年8月,该局为主起草的《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片》国家标准在国家标准审定会上通过审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认为该标准与国外同类标准相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一项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的产品标准,该标准提升了我县光伏行业的品牌形象,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抢占”了话语权,在助力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企业方面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四)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开化工作站
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开化工作站现有检验人员4名,持有锅炉检验师证2名,压力容器检验师证2名,压力管道检验员证1名,安全阀校验修理证1名,持有无损检测RT、MT、PT、UT资格8人次,主要承担全县蒸发量≤4吨/小时的锅炉内、外部检验、安装监督检验、事故及修理检验、酸洗检验、水质监督检验;Ⅰ、Ⅱ类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全面检验、安装及修理检验、Ⅲ类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锅炉房内部及相连的外部低、中压蒸汽管道(部分)的及GC3级管道的安装监检; 压力管道的在线检验和全面检验;安全阀的校验工作;锅炉的化学清洗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今年以来,开化站共完成锅炉安装监督检验3台,锅炉内部检验53台,锅炉外部检验33台,压力容器全面检验131台,压力容器年度检查680台,安全阀校验修理587只。
特种设备检验风险高,强度大,为了加强业务交流,该局特检人员积极配合市特检中心开展一系列大项目的特种设备检验。为了提升检验资质,他们落实一对一帮带计划,组织人员定期开展跟班培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上门服务,第一时间精准帮扶企业排忧解难;为了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他们风雨无阻时刻坚守在特检第一线,为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创新驱动民生福祉事业 凝神聚力推动创先争优
为进一步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新局面,县市场监管局研究院立足职能,加紧落实“最多跑一次”工作梳理,实现“一院三中心”40个检测大项梳理成表上墙,使前来办事的人员能够清楚对照一目了然地搜索待办事务及中心。此类让群众“自助点菜”、业务流程“化整为零”的工作新模式,不仅方便了企业办事,也为研究院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及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提供积极意义。
今年,开化县市场监管局申报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茶叶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项目,旨在依托我县茶叶市场发展需求,查找不同方法条件对茶叶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回收率的影响,确保全县人民茶产品饮用安全。截至9月底,已完成所有检验任务,并全面进入论文递交阶段。
另外,作为我县唯一一家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浙江省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金字招牌的单位,县市场监管局积极与县教育局探索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于今年5至11月陆续在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化县实验小学等全县6所中小学开展以“体验+”为实践模式的24批次1200人次中的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食品安全讲座、仪器设备参观和实践体验操作等直观的现场教学与实践,提升中小学生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助力我县素质教育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