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揽尽湖光是福光
张蓓
午后,初夏的阳光热辣辣地直射下来,浑身感觉是灼灼的热,令人忍不住就想往南湖的绿阴里钻。
南湖,位于开化县城南面,是早年建城市小型水电站而聚成的一泓碧水,它盈盈微波,点点浮光,恰似妙龄少女善睐的明眸,使整个开化县城南面一带的景观也因之而灵动。
从“绿苑清波”的小园门进得南湖,沿着“揽湖桥”,携一缕清风、一片悠云,带一份随意、一份闲心,在南湖走一走,感受这一湖碧水的风姿绰绰,亦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揽湖桥”古色古香,是一座宋代遗韵的木制廊桥,碧水穿桥而流,周围被桂树、香樟、石榴、枫树、柳树、合欢包围着,绿阴浓密。它与北面西渠上的“曲归桥”遥遥相对,像是两位忠实的恋人。桥上书着两副对联:“收来山色皆春色,揽尽湖光是福光”“满璧浮雕千载史,一轮皓月半亭风”。据悉这桥名是出自县内的一位文人之手,而桥上的楹联则是由另一位文化老人撰写,他们珠联璧合,成就了“揽湖桥”的这一方美景,也为南湖增添了一股文化韵味。
过了“揽湖桥”,一眼就看见了一面墙,待走近,才发现这面古色的铜墙上镌刻的却是一座城池,它是“开化古代城池图”。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小城,一段始建于明代的开化古城墙,以及城墙内外的山川河流、风物建筑,就这样矗立在眼前,让人禁不住感叹时光飞逝,穿越岁月沧桑,历史的车轮始终滚滚向前。
古城墙的旁边,绿阴下掩映着一座四角凉亭,名曰“望云亭”。坐在亭内歇歇脚,读一读凉亭上的楹联:“一湖烟柳尘嚣外,数声帝鸣画图中”。再仔细聆听凉亭周边竹林里各种不同声音的鸟鸣,啁啁叽叽,一声长复一声短,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走出“望云亭”,真正的游湖就开始了。沿着湖畔,一边是湖水荡漾,一边是杨柳依依。沿路各色花草竞发。湖里的粉色美人蕉已经开过了花期,花瓣渐渐落下。音乐喷泉已经睡着了,只有到了晚上,当音乐响起,这个美人才会展示她优雅、婀娜的舞姿,喷发出七彩水柱,让夜晚游湖的人邂逅她的一帘幽梦!
记得去年在这里,偶遇小鲜肉马天宇和孙怡在此拍摄电视剧,马天宇饰演的男主角一身格子羊绒大衣,孙怡饰演的女主角一身米色风衣加裙裤,亭亭玉立,唯美的画面在美丽自然的湖光山色中,愈发迷人。
长堤漫漫,走在湖畔的亭台、回廊,处处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体现古代“禮、樂、禦、書、數”的文化墙,代表中国传统喜庆、吉祥、和谐的 “和和美美”“鲤鱼戏荷”“喜雀串梅” 的艺术砖雕,一组组开化百家姓的雕塑头像,开化传统龙顶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和开化纸古代造纸技艺流程图也镶嵌在艺术墙上,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姓氏迁徙的过程一目了然、栩栩如生。
走着走着,“凤翥桥”就到了。这是南湖上的第二座桥梁,是一座新建的石拱桥。婉约的“凤翥桥”高悬低卧在湖面上,石拱上镌刻着龙头凤尾的祥鸟、祥云图案,寓意白鸟朝凤、展翅飞翔。古朴典雅的“凤翥桥”,有着飞花泽雾的灵气,水墨丹青的容颜,亦是南湖的一景。
从桥上下来,走进南湖的一段绿阴里。这里紧靠占旭刚体育馆,是休闲健身之地。这一段路程,花木扶疏,草叶清亮,浓阴遍地,百花盛开。杜鹃花灼灼如火焰、栀子花暗香浮动、金银花吹起了或白或黄的小喇叭、合欢花羞红了脸蛋。桃树结果了,梅子快熟了,一群群红色的荷包鲤鱼簇拥在湖水里,静观岸上的风景。沿途有几处长条木椅,可以坐下来静静休息,看对面的高楼大厦倒影重重,跌落在碧波里。也可以仰望蓝天,太阳光线从密密重重的树桠缝隙间投射下来,将天空分割成斑斑驳驳的碎片,那又是另一种风情。
南湖的中心有一小岛,名曰“湖心岛”,面积约一千余平方米,岛上建有清雅别致的“湖心亭”(后来因为南湖景区广植梅树,因而也有人叫它“梅花亭”)。“湖心岛”四周碧水绕岛,岛水相连。岛上鲜花争奇斗艳,绿林叠翠,一株株香樟、桂树在轻风中沙沙作响。倚在一株柳树下,一低头,就看见袅袅的柳枝挽着清风在水面轻舞飞扬,还有几许柳枝直接就把柳叶伸进了湖水里,在水中荡漾。突然,水中“哗啦”一声响,一尾红鲤鱼悠忽跃出水面,平静的湖面顿时漾起层层涟漪。待想细看时,它已调皮地甩动尾巴,从这株树梢游到那株树梢去了。
南湖,从最初乡野的“小家碧玉”模样,到后来的休闲垂钓之地,再到今天的“大家闺秀”,蜕变中的南湖成为了小城的一片湿地绿洲,是一个人们喜欢前往的地方。每天去南湖走一走,呼吸一下绿色的空气,与自然的山水风光、历史人文共同经历一次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