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镇上边山村一农妇自觉垃圾分类10多年
本报讯 (记者 胡萍 通讯员 张梦芸 程雅羚) “哗,哗, 哗......”6月6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村头镇上边山村张财弟家时,一头银灰短发,身着朴素长衣长裤的她正手执扫帚清扫堂屋地面。张财弟的家偏隅村庄一角,虽是有些年头的老房子,但第一眼给人的印象就是异常洁净。在其老旧的厨房门口,一绿一黄两只长方形的垃圾筒很是醒目。
“这个黄色的是无机垃圾筒,绿色的是有机垃圾筒,我做饭摘除下来的烂菜叶都是扔到这只绿筒里的。”张财弟指着村里发下来的两只垃圾筒笑着说,其实,村里没发垃圾筒前,她也是在门口摆两只铁筒的。“一只专门扔菜叶、果皮,一只专门扔废纸等杂物。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只想着收集些瓜果菜叶,给地里增加些土肥。”
徐良娟是张财弟的女儿,她向我们回忆了老人更早些时候的一些做法。“家里来人,她都要再三跟人家讲,垃圾不要乱丢,水果皮都放到指定的垃圾筒里。”“我们经常看到她把有机垃圾拿到自家田里施用。”上边山村的村支书徐纯海告诉记者,他当了20余年村支书,张财弟这样做,起码有10多年了。
而在张财弟的带动下,村里不少人向她学习,在还未实施“垃圾分类”之前,就坚持摆放两只垃圾筒,自觉将垃圾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