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化 数字报纸


00004版:专版

盘活资源 美村富民

池淮镇五年“七变”

潭头赏花游红红火火
芦花岛成休闲好去处
游客服务中心
集镇整治后面貌一新
水果基地销售展示房装扮一新

  四季有美景、季季有果摘、村村有亮点、户户有收入……2016年12月26日,记者驱车行驶在城白线沿线看到,一排排民房披上了崭新的外衣,水果基地的销售展示房用稻草装扮一新,公路沿线的村庄、车站、店招等设施全部进行了重新设计,池淮镇乡村处处美观大方,展现了生态家园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在过去的五年间,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国家公园建设,池淮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复合型乡镇、城郊型乡镇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全力打造“九醉池淮·五香小镇”的工作目标——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建设风情小镇,让生活在池淮的人为池淮的美丽环境、美好生活而陶醉,让来到池淮创业、休闲、观光的人为池淮富有特色的人文风情而陶醉。

  记者 刘祺然 通讯员 诸葛琦

  农村变农景 农事变农趣

  村口鲜花绽放、村内道路平坦,记者在池淮镇潭头村看到,村道两旁米黄色的民房依次排开,放上了众多极具畲族韵味的装饰物后,既整齐统一,又极具畲乡风情。在村游客服务中心,土特产销售中心、游客休息处等一应俱全,旁边建起了畲族民俗展示馆。在村民广场旁还建起了文化礼堂,让村民依托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造出了好的条件,成为池淮农村变农景的一个缩影。

  修游步道、建停车场、更新一批标准化的标识标牌……自开化国家公园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池淮广大镇、村干部跳出农村看农村,以美丽乡村变身为国家旅游景区为要求,依托美丽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实现了华丽蜕变。潭头畲乡景区村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虹光水上乐园、塘林圣潭沟等一个个景区应运而生,成为池淮乡村旅游新样版。

  现场收割油菜、到油坊榨油……五年来,为了更好的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让农民的普通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成为游客体验中最受欢迎的项目,池淮镇依托开化国家公园·钱江源油菜花节,开展了“互联网+”活动,线上“众筹开化菜籽油”1250斤、线下体验油菜籽收割和古法榨油;潭头村在推进畲乡风情旅游中,则依托百亩玫瑰、做活农事篇,拓展出采玫瑰、腌制玫瑰酱、做玫瑰饼等农事活动,已成为乡村休闲旅游中的一大亮点。

  民宅变民宿 农产品变身旅游商品

  微风轻吹苇叶荡漾,鸟儿在丛中放声歌唱。当记者来到池淮镇虹光村村口时,芦花岛客栈经营户赖新苏和妻子郑祝卫正在厨房里准备当日供客人品尝的农家土菜,杀鸡、剖鱼、切菜忙得不亦乐乎。说起开办民宿的感受时,赖新苏告诉记者,因为虹光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他和妻子在家门口就有了创业与就业的机会,将自家原本空闲的房子进行了民宿改造,足不出户就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在赖新苏等一批敢于创新的创业者的带动下,虹光村的芦花岛客栈已发展到了10家,真正使村民在家门口寻找到了就业机会。

  五年来,池淮镇将有条件的民宅改造成特色民宿,让农民的闲资产变身为活资产,切切实实增加广大农户的收入。先后通过县乡村集体出谋划策、开展农家乐服务培训、为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提供适当补助等举措,打造出了芦花岛客栈、潭川客栈等5个民宿村,一批特色民宿拥有床位近千张。

  游在乡村、吃在农家,随着游客源源不断地走进乡村,番薯、玉米等农村土生土长的农产品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销售高峰。“为了迎合市场,镇政府积极与高校研究机构对接,将传统单一的农产品开发成系列旅游商品,使农产品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池淮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寺坞村的桑海家庭农场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支持下,成功研发了桑茶、桑叶菜、桑叶粉干、桑桃酥等20余种产品,让小小桑树身价倍增,年净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此外,村里其他农户的500亩桑园也为桑海家庭农场的桑树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原材料,这家农场真正起到了连片带动桑农增收致富的作用。

  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 使传统农民职业化

  “早晨从县城出发至星口村(醉靓集镇)看琉璃灯美化后的社区、然后到池淮村(醉美野径、花香、果香)体验采摘游的乐趣;午餐后到航头村(看千年古樟树)静静感受生态气息,随后前往芹源村(茶香)到御玺茶园采茶品茗,这是一条特别受游客欢迎的池淮一日游线路。”开化金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焰红告诉记者,在池淮现代农业园区中,中兴农场、陆家园百果园、睦山农蓝莓园、寺坞桑蚕产业示范园等,这些都是四季游客观光采摘理想去处。

  在过去五年间,池淮镇借助现代农业园区落地池淮优势,坚持以高效、规模、精品为目标,流转山林、地块23031亩,重点发展茶叶、果蔬等主导产业。初步建成蚕桑、粮经、杉木大径材3个产业示范区,芹源茶叶、寺坞食用菌等4个精品园以及各类果园花卉基地,实现茶叶、草莓、蓝莓、火龙果等水果采摘游接二连三。“目前,池淮全镇已有注册家庭农场近百家,其中县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4家;共流转土地9324亩,占农业园区产业规划面积69.5%,其中茶叶3208亩,瓜果类3372亩,花卉520亩,绿化大苗1500亩,种粮大户764亩。” 池淮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镇家庭农场年产值近3000多万元,有效带动周边农户500人就业,一批经统一管理、培训、调配的传统农民变成了有知识、有技能的职业农民。   老旧闲置资产变为游客追捧的香饽饽

  漫步在池淮镇潭头村的村道上,一座古色古香、白墙灰瓦的四合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接待大厅、农产品展销厅、会议厅一应俱全。池淮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四合院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由三间平房组成。这是潭头村在2015年刚刚打造完成的游客接待中心,该中心是由原来村里废弃的旧粮仓改造成的。

  而就在与这个游客中心相距300米的地方,有一个荷花主题馆。装饰一新的民房、整洁宽敞的庭院,每一位走进这里的游客都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来来来,里边请,我这里有33个床位可住宿,一次可接待百余人就餐,欢迎您进来看一看。”记者刚刚走到荷花主题馆(民宿)楼的门前,荷花主题馆的馆主曾召旺便主动迎上来,他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供销社的废弃房屋,他是1999年买下的,随着国家公园建设地不断深入,他便于2015年7月进行了装修,一楼是餐厅,二楼、三楼都是民宿。

  五年来,池淮镇将散落在农村的粮站、大会堂、祠堂等闲置资产改造成旅游接待中心、民宿、餐饮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先后改造潭头村2000多平方米的老粮站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修缮废旧农屋为农民书画创造室、月潭茶吧……使一批老旧的村级资产成为游客争先追捧之地,为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从农村变农景、农事变农趣、民宅变民宿、农产品变旅游产品、分散经营变集中经营、闲置资产变为香饽饽……在过去五年间,池淮全镇上下通过抢抓发展机遇、盘活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镇域内各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成功打响“九醉池淮·五香小镇”镇域品牌。池淮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过去五年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从6932元飙升到14952元,增长率达115.7%,真正实现了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容村貌不断蜕变的目标。


今日开化 专版 00004 池淮镇五年“七变” 2017-01-04 2 2017年0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