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择机人工增雨 缓解高温干旱
![]() |
人工增雨作业中 |
本报讯 (记者 姚玲 通讯员 何敏) “高温”“干旱”……这似乎是我县今夏最热门的词儿。据气象台监测资料显示,今年7月1日至8月30日,我县降雨量为112.4毫米,比往年同期的332.6毫米偏少了66.2%,特别是7月18日以来,整整46天滴雨未下。与此同时,气温却异常“火热”,两个月内,共有34天最高气温高于35℃,日极端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了40.8℃。
高温少雨的恶劣天气,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给森林防火增添了不小的压力。这不,县气象部门“放大招”了,8月26日至今实施了两场人工增雨。虽然雨量不大,但对干涸的庄稼来说,无疑是播撒了“甘露”,森林防火的压力也有所缓解。
“人工增雨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县气象局主任科员邱伟建介绍说,人工增雨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得满足两个前提:一是云系条件,自然云已接近降水或已经降水,此时实施人工降雨才是最佳时机。二是空域条件,航空管制部门对空中航线飞机进行调度,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雨作业。
别以为人工增雨只是个“发射几发炮弹”的轻松活,其实根本没那么简单。“在准备人工增雨的日子里,我们的操作员、监测员、安全员等5人就得在作业点蹲守。”邱伟建说,8月26日至27日那次较为顺利,蹲守到傍晚就遇到了合适的云层,可9月5日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工作人员一直蹲守至6日凌晨……
很多市民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不多发几枚炮弹,让雨量大些?邱伟建也想借此机会给大伙普及普及,他介绍说,不同的云层对炮弹产生的反应不一样,降雨量也不尽相同。一般炮弹发射后,10多分钟就会产生反应,方圆10公里左右的大地上就会增大一定的降水量。
此外,县气象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此次人工增雨时间将一直持续到9月11日,未来几天里,只要有适合人工增雨的层状云和积状云两种云层现身,且气象条件适宜,县气象部门将立即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市民朋友如果发现故障弹,请不要靠近,并立即向当地政府或派出所报告。不可擅自拆除、搬动或储藏。